古柯鹼教母葛蕾斯達·布蘭科被Netflix拍攝為影集。(取自Netflix網站)
「我這輩子唯一怕過的『男人』,是1個叫葛蕾斯達·布蘭科(Griselda Blanco)的『女人』。」
這句話據傳出自惡名昭彰的大毒梟艾斯科巴(Pablo Escobar)之口,用來形容這位會因為「不喜歡別人看她的眼神」就下令殺人的女毒王。在1970年代與80年代的邁阿密,冷血無情、手段殘忍的她打造了全球最賺錢的毒品帝國之一,她的名字是當時最讓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艾斯科巴和布蘭科是同時代人,都來自哥倫比亞。艾斯科巴的麥德林集團(Medellín Cartel)在1970年代末期,迅速崛起於好萊塢,並在邁阿密爆炸性成長,到1980年代中期已控制全美50%以上的古柯鹼販運市場。而大多數人則記得布蘭科是「黑寡婦」(Black Widow),她的販毒網路同樣席捲邁阿密,每月在美國境內帶來8000萬美元收入,還被傳與多達200起謀殺案有關。
布蘭科最小的兒子麥可·柯里昂·布蘭科(Michael Corleone Blanco)在她毒品帝國的巔峰時期長大,坦承她是1位嚴厲、冷酷卻又慈愛的母親,他用西語暱稱「Cariñosa」來稱呼她,這是對摯愛之人使用的親昵詞。
麥可在接受《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訪問時說:「當你還是個孩子時,你不會分得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也搞不清楚所謂的『家族事業』是什麼。我從小就過著那種日常生活,身邊有保鏢,時刻保持警戒,總知道身邊潛藏著某種危險。當你還年幼時,根本無法理解這一切。」
在母親的古柯鹼王國鼎盛時期,他們每天收入高達260萬美元,布蘭科1家也沉醉於奢華生活。麥可的3位哥哥(後來全數被殺)開著藍寶堅尼、法拉利、瑪莎拉蒂,還會把跑車依照自己身高進行特製。
布蘭科家族搭乘武裝車輛往返基比斯坎島(Key Biscayne)和棕櫚島(Palm Island)的豪宅,甚至擁有私人飛機。麥可6歲生日那年,全家租了1艘遊輪,還設有動物園。不過幾年後,麥可的母親便因毒品走私在1985年被捕。
麥可說:「某些人眼中的惡人,在其他人眼中卻是英雄,我的母親就是如此。她做過壞事,我知道,但她是母親,我愛她。」
1943年,葛蕾斯達·布蘭科(Griselda Blanco)出生於哥倫比亞第2大城「麥德林」(Medellín)。小時候,布蘭科為逃離母親的虐待而離家出走,靠扒竊在麥德林街頭求生。據稱,當年11歲、還未成年的她就曾綁架1名富家男孩,男孩父母拒絕支付贖金,於是布蘭科開槍打死了他。
布蘭科起初與第1任丈夫特魯希略(Carlos Trujillo)一同從事大麻販售,離婚後於1960年代遷往紐約市皇后區,並在那裡與第2任丈夫布拉沃(Alberto Bravo)攜手進軍古柯鹼市場。布拉沃當時是哥倫比亞麥德林集團的一員。
布蘭科和布拉沃在紐約聯手經營毒品帝國,販運古柯鹼牟取暴利。然而,美國緝毒局(DEA)與紐約市警局後來展開聯合行動,代號「女妖行動」(Operation Banshee),成功查獲1批準備走私出境的150公斤古柯鹼。1975年4月,布蘭科、布拉沃及其團隊遭控販毒,但在警方動手前就成功逃回了哥倫比亞。
逃亡期間,布蘭科懷疑布拉沃中飽私囊、私吞毒資,最終親手開槍擊斃布拉沃,子彈直貫布拉沃的腦袋,毫不留情。從此,她被稱為「黑寡婦」(Black Widow)。
潛逃回哥倫比亞的布蘭科繼續在當地經營毒品生意,1978年嫁給搶匪塞普爾維達(Dario Sepulveda),兩人育有1子,還以電影《教父》中艾爾·帕西諾(Al Pacino)所飾演的角色命名為麥可·柯里昂·布蘭科(Michael Corleone Blanco)。
差不多就在這時,布蘭科開始大規模將古柯鹼走私進邁阿密。在2012年NPR訪談節目中,根據紀錄片《毒品牛仔》(Cocaine Cowboys)導演柯本(Billy Corben)的說法,布蘭科甚至曾在哥倫比亞政府派往美國、參加1976年美國建國200年慶典的帆船「Gloria號」上,走私至少6公斤古柯鹼。
布蘭科迅速崛起,成為全美最臭名昭彰的古柯鹼走私者之一。布蘭科本人身高僅約157公分,臉上帶有酒窩,因而被稱為「娃娃臉」(Dollface),這個稱號與她冷血殘忍的行徑形成鮮明對比。
據估計,布蘭科曾僱用多達幾百名員工經營她龐大的毒品網路,但她特別偏好與女性合作,還與1家位於麥德林的內衣店關係密切。這家店專門為她製作改良過的胸罩及束腹,內藏特殊口袋,供「女騾子」藏匿並運送古柯鹼,巧妙避開安檢和警方追查。
布蘭科創立了名為「槍手黨」(Los Pistoleros)的殺手組織,入會規則殘酷無情:欲加入幫派者,必須親手殺人,並以斷耳或斷指作為入會證明。幫派的行刑手法也凶殘至極,會將受害者的眼睛和嘴巴封住,再將其置於浴缸內緩慢放血而死。
另外,布蘭科也被認為是臭名昭彰的「摩托車殺手」暗殺戰術的創始人之一,騎乘機車持機槍掃射目標,這種快速、殘忍、難以追蹤的手法,日後成為哥倫比亞黑幫常用的標誌性行動模式。
🕷️ Una infancia marcada por la calle y la violencia.
— Pasiones Ocultas (@LatidosDePasion) May 22, 2025
Griselda Blanco nació en 1943 en Cartagena, Colombia, pero creció en los barrios más duros de Medellín.
A los once años ya sabía disparar. A los trece huyó de casa. Y poco después, ya vivía del crimen. pic.twitter.com/AnKzI3uTwf
1979年,布蘭科被指控與佛州最大購物中心——戴德蘭購物中心(Dadeland Mall)發生的1場槍戰有關。根據《古柯鹼之王》(Kings of Cocaine)作者利恩(Leen)的描述,兩名哥倫比亞毒販在光天化日之下,於購物中心內1家酒類商店中對另1名毒販及其保鑣開火,當場射殺兩人。
這場震撼全城的血案,讓全美媒體首次將邁阿密冠上「毒品牛仔之都」的稱號,從此烙下了哥倫比亞毒梟暴力入侵美國本土的深刻印象。
利恩說:「這場槍戰造成的影響遠遠超過死亡人數本身。它烙印在我們的集體記憶中,喚起恐懼,也塑造出哥倫比亞毒梟殺手的印象,直到今天依然揮之不去。」
當時的邁阿密警探辛格頓(Al Singleton)第1次聽說布蘭科,就是因為這場槍戰。根據緝毒局提供的情報,她可能涉案。當他趕到現場時,對凶嫌留下的大量軍火印象深刻,包括MAC-10衝鋒槍、卡賓槍、霰彈槍和手槍。
辛格頓告訴《滾石》雜誌:「那時候我們才驚覺,原來我們的武裝如此落後,因為當時警察只被允許配備6發子彈的.38口徑左輪手槍。」。
邁阿密前兇殺組探員安德魯(Nelson Andreu)曾見過許多酒吧鬥毆、忌妒殺妻、或為毒品爭執而導致的命案,但布蘭科和麥德林集團的暴力殺戮卻是他前所未見的規模。
安德魯說:「對警方來說,那是1段最艱困的時期,因為不論是邁阿密市還是邁阿密-戴德郡都完全沒準備好。希亞利亞、科勒蓋布爾、邁阿密海灘等地的凶案組根本無力應對這種規模。我們人手完全不夠。」
南佛州居民愛德華茲(Ned Edwards)是當地非營利組織負責人,青少年時期就在新聞上看到戴德蘭購物中心的毒品槍戰。他在高中首次嘗試古柯鹼,後來在1980年代中期染上毒癮,甚至流落街頭,直到2000年代才戒毒成功。他說:「這座城市變成了戰場,但毒品買賣從未停止。只要你上癮,就不會在乎了。」
1. Griselda Blanco, conocida como "La Madrina", fue una notoria narcotraficante colombiana del Cartel de Medellín en los 70 y 80. Nació el 15 de febrero de 1943 en Cartagena, Colombia, y creció en un barrio pobre de Medellín. pic.twitter.com/zze1PSYoa1
— Tushar (@tusmedios) March 7, 2024
雖然布蘭科鐵腕統治邁阿密毒品帝國20年,但她深知,身處1個幾乎完全由男性主導的產業,作為1名女性,她的地位岌岌可危。她曾一度允許男性代理她的生意,因為當地毒販「只接受出自男性之口的交易」。
到1980年代中期,布蘭科的犯罪帝國開始瓦解,當她於1985年在加州歐文市被捕時,她的恐怖統治也戛然而止。
不過,布蘭科是如何做到在邁阿密度過20年,卻從未被抓到過?有人將原因歸咎於她的性別:「因為她是女人,所以她很多事都能逍遙法外,必要時還能消失。沒人會想到女人會掌管這麼大的販毒集團。人們覺得女人不可能這麼邪惡。」
布蘭科最終因3起謀殺與毒品走私被判刑,服刑近20年。其中兩名受害者為毒販阿爾弗雷多與格莉瑟爾·羅倫索(Alfredo and Grizel Lorenzo),當時正與孩子在家中看電視時被槍殺,原因是他們未支付25萬美元的5公斤古柯鹼費用。
布蘭科出獄後於2004年被遣返回哥倫比亞,並皈依基督教。2012年9月3日,她與懷孕的媳婦前往麥德林市1家牛肉鋪購物。當她出來時,被1名騎摩托車的槍手連開兩槍擊斃,子彈直穿頭部,享年69歲。這個將美國警方玩弄於股掌間的女人就此隕落。
這正是布蘭科昔日在邁阿密毒品戰爭中慣用的「摩托車殺手」手法,最終成為她命運的終點。
在這位「古柯鹼教母」權勢巔峰之際,邁阿密曾是全美謀殺之都,1980年單年謀殺案超過500起。去年,邁阿密僅報告31起謀殺案。
I thought I’d tick this off the list before it explodes in popularity 💀
— CALLUM ABROAD (@CallumAbroad) February 2, 2024
I found the grave of Griselda Blanco pic.twitter.com/eTcUUnEr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