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地下80公尺藏「核武山」 以色列無巨型鑽地彈難除心頭大患

李浩宇 2025年06月16日 13:01:00
被稱作伊朗地下「核武山」的福爾多鈾濃縮提煉廠,目前以軍仍無法對其造成大規模破壞。(資料照片/美聯社) 

被稱作伊朗地下「核武山」的福爾多鈾濃縮提煉廠,目前以軍仍無法對其造成大規模破壞。(資料照片/美聯社) 

根據以色列及聯合國原子能機構官員的說法,截至15日,以色列已摧毀伊朗納坦茲主要核武工廠的最大鈾濃縮設施的離心機、擊斃10名伊朗頂尖核科學家,並破壞了部分核彈製造所需的關鍵供應鏈。不過,雖然以色列仍未摧毀伊朗防護最嚴密的核設施,使得伊朗仍有製造核武的空間。

 

 

80公尺地下核碉堡 無美軍支援難撼動

 

綜合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報導,位於伊朗福爾多(Fordow)地下深處的鈾濃縮提煉廠,是伊朗製造核武的主要地下基地,該設施掩埋於山體中的堅硬岩層之下,並包覆在鋼筋混凝土中,深度達80公尺,目前以色列的武器仍無法對其造成破壞。伊朗半官方的伊朗學生通訊社(ISNA)14日表示,福爾多核設施遭到攻擊,但損害有限。

 

「沒有美國的協助,攻擊福爾多將會非常困難。它防禦嚴密,深藏在山體之下。我不確定我們能對那裡造成多大損害」,以色列特拉維夫智庫「國家安全研究院」(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伊朗問題專家西翠諾維茲(Danny Citrinowicz)表示,「伊朗距離『歸零點』(即其核計畫被完全摧毀)還有一段距離,他們仍保有相當可觀的核能力。」他補充,福爾多將是以色列空襲行動中最困難、也可能是最後才會攻擊的目標。

 

許多專家認為,福爾多只有在美國大量出動俗稱「碉堡剋星」的巨型鑽地彈(MOP)才有可能被摧毀。美國科學暨國際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所長兼核擴散問題專家歐布萊特(David Albright)指出,若伊朗能在福爾多持續進行鈾濃縮,其現有庫存足以在一個月內生產出9枚核彈,並在第二個月底前增至13枚。

 

 

美軍「碉堡剋星」巨型鑽地彈示意圖。(取自X/@SapperGeologist)

 

 

而且,即使以色列能讓福爾多長時間無法運作,只要伊朗的核材料庫存仍然完好無損,伊朗仍可能透過其他秘密途徑製造核彈。

 

 

納坦茲深度較淺 以軍已成功打擊

 

另一個伊朗主要核武工廠位於納坦茲(Natanz)。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向聯合國安理會表示,以色列已成功摧毀伊朗位於納坦茲、規模較大且設於地面的試驗性濃縮設施。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指出,納坦茲地下的離心機廠房可能因供電系統遭受嚴重破壞而失去運作能力。

 

相較於福爾多深埋於地底之下,由於2003年伊朗向聯合國宣布納坦茲是伊朗核設施,為了配合聯合國的定期檢查,以及讓納坦茲的核用途更趨向民用,其地下濃縮工廠埋深僅約20公尺,這也是以軍能對其造成重大破壞的主因。一名以色列官員表示,有跡象顯示納坦茲可能已有部份坍塌,但仍需進一步確認。

 

 

濃縮鈾向外轉移 伊朗仍能製造核武

 

不過,雖然以色列在納坦茲取得捷報,但除了堅不可摧的福爾多仍給以色列帶來核風險之外,伊朗原本就存放於地下的濃縮鈾庫存仍去向不明。一位以色列官員表示,近期伊朗有分散這些濃縮鈾至全國各地的跡象,因此以色列認為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打擊伊朗至關重要。

 

前述提及的歐布萊特表示,以色列的攻擊已「大幅降低了伊朗的核武製造能力」,但仍無法達成防止伊朗在一年內製造核彈的戰略目標,以色列仍需重創福爾多與納坦茲,並摧毀濃縮鈾庫存;而且也需要鎖定更多核科學家,並摧毀伊朗用於製造核彈的測試、分析和製造設備。

 

以色列情報局「摩薩德」(Mossad)前首席分析師夏因(Sima Shine)認為,以色列摧毀伊朗核設施的結果尚未明朗,而且以色列有可能面臨最糟糕的局面,即以軍的攻擊反而會使伊朗有理由與動機加快核彈生產計畫的速度,「我確信只要他們(伊朗)有能力,他們一定會這麼做。」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