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落在以色列境內的攔截彈殘骸。(取自X平台@bulb_ultimate)
以伊戰爭19日邁入第7天,以色列宣稱已經掌握伊朗上空的主導權,能在飛彈還沒發射前就鎖定摧毀發射器,導致伊朗對以色列的飛彈攻擊次數明顯下降。以軍表示已炸毀超過120座發射器,是原定目標的兩倍,連帶削弱伊朗的飛彈庫存和生產能力。伊朗則稱在17日晚間發射「法塔赫1」極音速飛彈來突防。專家認為,伊朗雖還有不少武器庫存,但目前的攻擊能力已被大幅削弱。
華爾街日報報導,以色列掌握對伊朗領空的制空權後,能在伊朗飛彈尚未升空前,便將其發射平台摧毀,導致攻擊以色列的飛彈數量顯著下降。以色列15日宣稱,已開闢1條直通德黑蘭的空中通道。到了16日,以軍表示已全面掌控德黑蘭上空。以軍當時還說,已摧毀幾十具飛彈發射器,約占伊朗總量的1/3,有時甚至是在這些飛彈準備發射之際便將其毀滅。
以軍18日最新表示,空軍在17日晚間成功摧毀1具已裝填完畢、正準備向以色列發射的「伊瑪德」(Emad)長程飛彈發射器。從上周對伊朗核設施及高層領導發動打擊以來,以軍持續大規模空襲行動,針對伊朗的飛彈庫存、偵測雷達和飛彈電池精準打擊。
以色列官員表示,空軍和其他安全部隊已摧毀伊朗約120座飛彈發射器,嚴重削弱其攻擊能力。由於掌握制空權,以色列也得以頻繁打擊伊朗的飛彈儲存和生產設施。
據以軍估算,伊朗在衝突開始時擁有約2000枚能打到以色列的彈道飛彈,目前已發射約400枚。專家指出,伊朗還擁有更多數量和種類的飛彈,但不清楚其中有多少能夠打擊遠距離目標。
另據以色列媒體「YnetA」報導,戰事發展至今,以色列摧毀的伊朗飛彈發射裝置數量,已超出以軍原定目標的1倍,並有效削弱伊朗作為「無人機強國」所構成的威脅。1位以色列高級軍官18日表示,這正是以色列「本土前線司令部」決定放寬部分安全指引的關鍵原因之一。
這位高級官員補充說,自以軍大規模空襲行動展開後,伊朗已停止從西部地區發射飛彈,發射平台被迫東移。他說:「在許多情況下,伊朗的操作人員不敢離開發射器旁的掩體區域,因為擔心遭到以色列空軍的打擊。」
This is not a missile. This is shrapnel from an Iranian missile that was intercepted. This is the problem with these ballistic missiles: even the shrapnel can do a lot of damage. Israel is using the Iron Dome to try to destroy it mid-air as well. pic.twitter.com/WdjBlCdpJ5
— Zarathustra's Serpent (@2szszs) June 18, 2025
以色列掌握空優被證明是關鍵所在。伊朗在13日和14日的首輪攻勢中共發射約200枚飛彈,分成4波攻擊。不過,根據美國「猶太國家安全事務研究所」(JINSA)的估計,從17日到18日,伊朗發射飛彈的次數為8波,共約60枚,有時每波甚至不到12枚。
對以色列官員和防空專家而言,較小規模的飛彈波次有助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以色列的救護人員表示,自17日以來,飛彈攻擊未造成以方任何傷亡。截至目前,這場戰爭已造成24名以色列人喪生。
根據華府智庫「華盛頓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納迪米(Farzin Nadimi)的說法,伊朗高層戰前聲稱計畫每日向以色列發射約400枚飛彈,以壓垮其防空系統。不過,這些計畫未能成功執行。納迪米說:「當以色列在短時間內摧毀了伊朗的整合防空系統後,那些計畫全都化為泡影。」
以色列掌握空中優勢後,對局勢的控制也更具信心。以色列機場管理局18日批准第1架班機降落本古里安國際機場(TLV),這是衝突爆發以來首次恢復航班,象徵以方對自家領空安全已有相當把握。
同日,以色列「國土司令部」也宣布放寬部分公共集會限制,允許鄰近防空避難所的商家恢復營業。由於以色列全國城市遍布避難設施,許多商業區域具備充分防護能力,可在安全條件下逐步回復正常運作。
以色列國安會前主席、JINSA研究員阿米德羅(Yaakov Amidror)指出,以色列能即時發現、阻止與攔截發射行動,迫使伊朗更加謹慎地移動發射器,因為這些移動本身就增加被攻擊的風險。
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飛彈及無人機專家辛茲(Fabian Hinz)則指出,伊朗現在被迫從更遠距離對以色列發射飛彈,因此只能依賴射程達1600公里的液體燃料彈道飛彈。
不過,這些液體燃料飛彈相較於固體燃料飛彈有多項劣勢。最大的劣勢是液體燃料飛彈需要較長的準備時間,可能須耗時幾小時加注燃料,無法迅速形成大規模齊射,這使其更容易被以色列攻擊。
另外,液體燃料飛彈準備過程需要更多人員與車輛投入,也更容易暴露目標位置。這些燃料還具有高度毒性與危險性,需要操作人員穿戴防護裝備,而且彈體內的燃料保護性不如固體燃料飛彈。
納迪米預測,伊朗接下來可能會轉向使用其最先進飛彈,攻擊戰略目標如國防工業、軍事設施或高價值經濟目標。他指出,伊朗17日晚間聲稱發射「法塔赫1」(Fattah-1)飛彈,這是1款具備極音速飛行與末端機動彈頭能力的飛彈,可增加突破防空系統的難度。
This is not a missile. This is shrapnel from an Iranian missile that was intercepted. This is the problem with these ballistic missiles: even the shrapnel can do a lot of damage. Israel is using the Iron Dome to try to destroy it mid-air as well. pic.twitter.com/WdjBlCdpJ5
— Zarathustra's Serpent (@2szszs) June 18, 2025
🇮🇱🇮🇷 Missile interceptor/wreckage. Zemer, Central Israel.
— Queen Bee 🇮🇳 (@bulb_ultimate) June 17, 2025
Impact Footage: https://t.co/ocZUYFmrbs pic.twitter.com/CGLVJGC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