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片】以軍被爆接獲軍令射擊加薩平民 行動猶如「123木頭人」殺戮遊戲

劉孜芹 2025年06月29日 16:30:00
巴勒斯坦民眾26日在汗尤尼斯的的分發中心領取物資。(美聯社)

巴勒斯坦民眾26日在汗尤尼斯的的分發中心領取物資。(美聯社)

以色列媒體披露,有以色列士兵爆料,他們在加薩援助發放點附近接獲命令,對排隊領取糧食的無武裝巴勒斯坦平民直接開火,來「驅散人群」,即使現場並未構成任何威脅。1名以軍士兵形容,「這裡是殺戮場」,每天都有人被射殺。哈瑪斯方面表示,自5月底以來,已有超過500人在糧食發放中心附近遭到射殺,引發以軍內部啟動調查是否涉及戰爭罪。

 

《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 )報導,以色列國防軍(IDF)官兵透露,他們接獲命令,在加薩地帶的糧食發放地點附近,對等待援助的無武裝人群開火,即便當時沒有任何威脅存在。近月來,幾百名巴勒斯坦人因此被殺,以軍檢察部門已要求調查可能涉及的戰爭罪行。

 

不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和防長卡茲(Israel Katz)已否認相關指控,稱其為「血腥誣蔑」(blood libels)。

 

多名駐紮加薩的以軍士兵告訴《以色列國土報》,過去1個月,軍方曾多次在援助發放地點附近故意向巴勒斯坦人開火。與這些軍官和士兵的對話顯示,指揮官曾下令部隊向人群射擊,來驅散或驅離他們,但這些人明顯未構成威脅。1名士兵形容,加薩的局勢「已徹底背離以軍的倫理守則」。

 

根據哈瑪斯掌控的加薩衛生部數據,自5月27日以來,共有549人在糧食中心和聯合國糧食卡車發放點附近遭殺害,另有超過4000人受傷,但被以軍射殺或擊傷的實際人數尚不明確。據《以色列國土報》了解,以色列軍事檢察總長已指示以軍總參謀部的「事實調查機制」(Finding Assessment Mechanism)調查這些地點涉嫌戰爭罪行的情況。

 

 

 

 

援助發放點已發生至少19起槍擊

 

加薩人道基金會(GHF)的援助中心於5月底開始在加薩地帶運作。該基金會的成立背景和資金來源並不透明,但已知是以色列與美國福音派,還有私人安保公司協調設立,目前的執行長是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以及納坦雅胡關係密切的福音派領袖。

 

GHF在加薩南部設有3個發放點,在加薩中部設有1個,以軍稱之為「快速發放中心」(Mahpazim)。這些中心由美國和巴勒斯坦工作人員管理,以軍則在幾百公尺外負責安全戒備。每天會有幾千甚至幾萬名加薩居民前往這些地點領取糧食。

 

然而,與基金會最初承諾的秩序井然不同,援助發放現場常出現混亂場面,人群會衝向堆放的物資箱。《以色列國土報》統計,自快速發放中心啟用以來,已發生至少19起槍擊事件。雖然開火者身分多數不明,但以軍一向不允許任何武裝人員在未經許可下進入人道區域。

 

發放中心每天早上通常只開放1小時。據駐守這些地區的軍官和士兵表示,以軍會在開放前向過早抵達的民眾開火,來阻止他們靠近,或在發放結束後再次開火,來驅散人群。部分射擊發生在夜間,民眾可能無法看清禁區的邊界。

 

 

朝民眾開火像在玩「123木頭人」

 

1名士兵坦言:「這裡是殺戮場。我駐守的地方每天都有1到5個人被殺,他們被當作敵對勢力對待,沒有使用驅散群眾的手段,也沒有催淚瓦斯,只有實彈射擊,使用重機槍、榴彈發射器、迫擊砲等各種武器。一旦中心開放,射擊就會停止,他們才知道可以靠近。我們與他們溝通的方式就是開火。」

 

這名士兵補充說:「凌晨時,我們會向幾百公尺外試圖排隊的人開火,有時甚至直接衝到他們面前開槍,但他們對我們部隊完全沒有威脅。」他表示:「我從未聽說過有任何1次(以軍)遭到還擊,現場根本沒有敵人,也沒有武器。」

 

他還提到,自己服役區域內的這類行動被稱為「鹽魚行動」(Operation Salted Fish),這個名稱取自以色列版的兒童遊戲「紅綠燈」(Red light, green light),也就是像是「123木頭人」這類的遊戲。

 

 

 

 

擊中平民並非故意,「但就是會發生」

 

以軍軍官向《以色列國土報》表示,軍方不允許國內外公眾查看糧食發放點周圍的監視影像。軍方認為,GHF的運作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國際社會對以色列持續作戰的合法性徹底瓦解,特別是在與伊朗開戰後,以軍更將加薩視為「後院」來管理。

 

1名負責發放中心安全勤務的軍官指出,以軍這種作法存在嚴重問題:「在與平民打交道時,你唯一的手段是開火,這至少在道德和倫理上都是完全錯誤的。」他坦言,平民要在戰車砲火、狙擊手和迫擊砲下,才能抵達或甚至無法抵達人道區。

 

以軍的安全防護網包括戰車、狙擊手和迫擊砲,該名軍官表示,這些部署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現場人員,並確保援助能順利發放。他說:「夜間我們開火,是為了向民眾示警這是戰區,他們不能靠近。有1次,迫擊砲暫停射擊後,我們看到有人開始靠近,所以又恢復射擊來警告他們,結果其中1枚砲彈就落在人群中。」

 

他補充說:「我們曾從戰車開火,也投擲過手榴彈。有1次,有1群平民在濃霧掩護下前進時被擊中。這不是故意的,但這種事情就是會發生。」

 

 

發放中心政策缺乏穩定性

 

這名軍官也表示,在這些事件中,以軍也有士兵傷亡。他坦言,1支戰鬥旅在戰區內根本沒有處理平民的手段,用迫擊砲來阻止飢餓的民眾接近,既不專業也不人道。他知道人群中有哈瑪斯成員,但也有只是想領取援助的平民。作為國家,以色列有責任確保援助能安全發放。

 

他還指出,發放中心缺乏穩定性也是問題之一。居民往往不清楚中心何時開放,這加劇了現場的混亂和壓力,也增加了平民受傷的風險。他說:「我不知道究竟是誰在做決策,但我們向民眾發布指示後,自己(以軍)卻不遵守,或臨時又改變決定。」

 

例如6月初,就曾多次通知發放中心將於下午開放,結果民眾為了排在前面清晨就到場,最後卻因他們到得太早,導致當天的發放行動被取消。

 

 

開火指令恐源於指揮官「意識形態」

 

1名熟悉加薩戰況的高級軍官認為,這顯示出以軍道德標準正進一步惡化。他指出:「前線指揮官對總參謀部領導層的權力,已經威脅到指揮鏈的運作。」

 

他補充說:「我最擔心的是,加薩發生的槍擊事件和平民傷亡,並非出於作戰需要或判斷失誤,而是源於前線指揮官自身持有的的意識形態,並將這些意識形態作為『作戰計畫』下達給部隊執行。」

 

針對相關報導,以軍強烈否認相關指控,以軍並未下令部隊故意向接近發放中心的平民開火,軍方指令明確禁止故意攻擊平民。以軍也強調,任何涉嫌違反法律或軍方指令的行為都將被徹底調查,必要時會採取進一步行動。報導中所稱的故意向平民開火的指控,在現場並未獲得證實。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