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氧層保衛戰】人類無視《巴黎氣候協議》 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吳洛瑩 2019年11月26日 12:01:00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報告,二氧化碳的濃度從2017年的405.5ppm上升到2018年的407.8ppm。(湯森路透)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報告,二氧化碳的濃度從2017年的405.5ppm上升到2018年的407.8ppm。(湯森路透)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25日指出,2018年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全球大氣中的濃度創新高,濃度提升幅度高於過去10年的年平均增幅,導致愈具破壞性的天氣模式出現頻率增加。

 

其他溫室氣體如甲烷(methane)和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等,在大氣中的含量也超出平均值。

 

WMO報告指出,這種持續的長期趨勢,顯示未來世代將受到氣候變遷日漸嚴重的效應影響,其中包括氣溫逐步升高、極端氣候、極度缺水、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與陸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20年之間 暖化效應提高43%

 

自1990年以來,受到長期存留於大氣中、不易散去的溫室氣體影響,暖化效應影響已增加43%。

 

WMO這份報告將重點放於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而非著重於排放量。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排放量指的是,使用化石燃料(如:燃煤發電)或是因大面積砍伐森林所致的氣體,進入大氣的總量。

 

 

而溫室氣體濃度則是大氣、海洋、森林和土地之間,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相互作用後,空氣中剩下的氣體濃度比例。所有碳排放量中,約有1/4被海洋吸收、而陸地和樹木所吸收的含量同樣約為1/4。

 

溫室氣體濃度較工業革命前高出約1.5

 

這份報告透過在北極和全球各地監測站所取得的數據加以分析,研究人員指出,二氧化碳的濃度從2017年的405.5ppm上升到2018年的407.8ppm,增加速度超過2005到2015年間的2.06ppm平均年增率,也是1750年工業革命前的147%。

 

WMO紀錄是包括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在內的溫室氣體濃度。目前排放至空氣中的甲烷之中,約有40%是來自自然資源,例如濕地;60%來自人類活動,如畜牧業、水稻種植和垃圾淹埋場。目前,空氣中甲烷含量為工業革命之前平均的2.59倍。

 

畜牧業也是造成甲烷排放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湯森路透)

 

一氧化二氮的排放來源也是自然和人為活動,在自然條件下,一氧化二氮主要從土壤和海洋中排出。人類耕作、生產、使用氮肥也增加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根據WMO的數據,一氧化二氮的含量是工業革命前的1.23倍。

 

此外,報告指出,2018年,對臭氧層具有破壞性的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幅度的比過去12個月更高,也較過去10年的平均值更大。

 

科學家在意的是,所有這些增加的氣體濃度對於整體暖化的影響,這被稱為輻射效應(Radiative Forcing,RF),自1990年以來提升了43%,且毫無停止提高的跡象。

 

溫室氣體濃度自1990年以來不斷,且目前仍無停止的跡象。(湯森路透)

 

《巴黎氣候協議》形同虛設

 

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雖然各國已經在《巴黎氣候協議》中作出了承諾,但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甚至連舒緩的跡象都看不出來,更不用說濃度下降。塔拉斯說,為了人類未來的福祉,我們需要將這些承諾轉為實際行動,並要提升執行力度。
 

塔拉斯表示,值得回顧的是,上一次的地球出現相同的二氧化碳濃度是在300萬到500萬年前,當時溫度更高出2到3度、海平面比起現在高出10至20公尺。

 


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近期將發表報告,指出各國為減少碳排放,以及達成《巴黎氣候協定》所議定的溫度目標,與所需採取的實際行動之間的差距。

 

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12月2日將於西班牙馬德里(Madrid)登場,屆時將相近200個國家的代表報告這兩份資料的詳細結果。

 

 

本語音由合作提供
ibo愛播聽書FM APP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