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離岸風電國產化 海大校長許泰文呼籲建置環境資料庫(下)

邱家琳 2021年03月22日 08:01:00

海大校長許泰文。(王侑聖攝)

台灣離岸風電已歷經示範風場、潛力場址等兩個階段,今年準備邁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但發展過程時有爭議出現,甚至缺乏相關配套措施。面對政策邊走邊調整、宛如「打帶跑」的情況,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呼籲,政府應委託學術單位設立觀測站,蒐集風速、海流、濕度與鹽度等數據,建置完善的環境資料庫,讓離岸風電有機會朝在地化與國產化邁進。

 

歐洲是最早發展離岸風電的區域,許多政策法規與工程技術值得台灣參考借鏡,但兩者的地理環境相差甚大,台灣有颱風、地震與海嘯,海洋環境為高濕度、高鹽度與高風速,沒辦法完全複製歐洲建置風場的經驗。若台灣沒有設立觀測站,累積長期的環境觀測資料,將難以評估天然災害、自然環境對風場施工的影響,也不利於後續營運與維護。

 

「台灣現在是邊做邊學,若未來沒有大數據的支撐,將無法獨立自主開發風場,落實離岸風電產業的在地化與國產化。」許泰文表示,海大將在濱海校區的外海設置觀測平台,對兩座風機進行偵測,同時了解地質、溫度、含氧量、海流與地震頻率等資料,才有辦法調整技術規範與生態保育措施。

 

海大濱海校區。(王侑聖攝)

 

 

許泰文也提到,台灣不是沒有焊接技術,只是風機的水下基礎涉及高強度鋼的焊接作業,目前尚未達到國外的標準與需求,但透過建置環境資料庫,可長期整理分析數據,再召集相關的海事工程專家協助研究,解決問題的癥結點。海大也將聯合台大與成大,共同培育離岸風電的中高階人才,希望能與國際交流,掌握關鍵技術與知識。

 

 

航道劃設有助智慧航運發展

 

台灣西部沿岸適合發展風力發電,是許多開發商眼中的必爭之地,可以預見未來水域交通繁忙,必須妥善解決航運安全、漁業資源與生態保育等航道劃設問題。海大建議利用船舶自動辨識系統(AIS)與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引導不同船舶分流,讓風場在取得最大開發面積時,跟漁船、散裝船或國際郵輪的航道有所區隔,同時讓台灣朝向智慧航運發展。

 

「蒐集環境資料是第一優先,要先做漁業資源、航運交通安全與海洋環境的調查,了解它們之間的難處,再來做全盤的考量。」海大運輸科學系副教授高聖龍強調,航海是國際產業,必須遵循國際的規範與標準,但每個國家的地理環境不同,航道劃設與海洋空間規劃可以在不違背國際法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做修正。

 

高聖龍也提到,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能管制交通流、船舶進出港口與航道順序,在風場規劃、施工、營運期間應採取動態管理模式,讓台灣的航道安全又有效率。道路修繕時會有導引、安全維護與警示標誌,風場開發一樣要有,航港局或許沒有經費做導標,但開發商在設置風機過程中,能夠安裝燈光與導航設備,說不定,台灣將是全球第一個落實自動船舶的國家。

 

海大運輸科學系副教授高聖龍。(王侑聖攝)

 

 

航道劃設若不完善,對風場營運、海洋生態復育過程也會有所衝擊。對此,許泰文說明,若未來風機損壞,需要維修船,航道卻有其他船舶行駛,將會造成很大的困擾;風機水下基礎能形成魚礁,有助於生態復育,若風機所在水域常有船隻經過,將產生亂流與噪音,干擾海洋生物棲息。

 

 

聆聽漁民心聲強化溝通

 

在離岸風電發展的過程中,經常遭遇航道衝突、生態爭議或漁民抗爭,這跟政府與民眾之間缺乏溝通管道、始終無法達到共識有關。許泰文認為,政府可以委託大專院校舉辦論壇,邀請政府、產業界、學術界與民眾前來參與,在座談正式開始前,主辦學校也可以先整理分析議題、研擬初步的結論,才不會讓交流的過程失焦,避免大家各說各話。

 

許泰文也強調,政府要聆聽漁民的心聲,並給予地方回饋。政府可以透過建立明確的漁業補償金制度,根據捕魚船數、人數、漁獲量或當地漁撈資源來計算金額,照顧漁民的權益,也可以在當地打造離岸風電博物館,或結合地方歷史與文化特色舉辦節日活動,將當地習俗再次發揚光大。

 

台中港作為離岸風電工程規劃與建造的重件碼頭。(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政府開發政策、遴選過程與環評機制要明確,並落實環境復育、回饋金與公民參與,才能取得多贏的局面。」許泰文感性說道,台灣要達成2050年零碳家園的目標,得仰賴再生能源發展,其中又以離岸風電最具潛力,但風場開發會影響航道安全與水下文化資產,因此得在法律、環境與公民參與之間求得共識。(回顧上篇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