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零年代的偽出國!到台北第一間歐式自助餐「藍天西餐廳」用餐

朱全斌 2021年04月27日 07:00:00
歐式自助餐示意圖(吳文元攝)

歐式自助餐示意圖(吳文元攝)

我小的時候有收集癖,除了像一般人那樣集郵外,我還會存電影本事、明星照片、尪仔標、紀念章……等。其中比較特別的是火柴盒,我不是喜歡洋火,我是為了不同盒子上餐廳的圖樣跟名字而收集,可見我有多麼貪吃。

 

身為嬰兒潮世代,在成長中經驗的是台灣比較貧窮的年代,雖然父母親都是公務員,可說是衣食無缺的小康之家,但是一家老小食指浩繁,哪裡會有多餘的錢上館子呢?但並不表示我就不嚮往,反而一直想拓展我的飲食經驗。

 

父親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會有應酬,因此外食的機會很多。他每次回來都會將餐廳送的火柴盒交給我,同時也會分享當天吃到了什麼菜,並點評一下菜的好壞。

 

我瀏覽著手中的火柴盒,都是我從晚報上看過廣告卻從來沒機會親自去吃過的餐廳。記憶中有賣外省菜的石家飯店、峨嵋川菜、狀元樓、紅寶石餐廳,賣日本料理的通天閣,賣台菜的青葉、梅子,賣港式或上海式西餐的香港西餐、大華西餐,還有提供表演的夜總會如豪華酒店、第一酒店等。

 

但是我最羨慕的是一家叫做藍天的西餐廳,那裡有台北首創的歐式自助餐,不大說好聽話的父親每次從藍天回來都稱讚不已,據他說有三、四十道菜任君挑選,在一九七O年代初,這還真是件稀奇事兒。而對一直嚮往西方文明卻還沒出過國的他來說,這可也是一種「偽出國」的樂趣吧。

 

那幾大包應該有四、五百個火柴盒的收藏因為搬家早就丟棄了,但是我一直記得那時最崇拜老爸的就是他豐富的飲食經驗,並且立下小小的心願,有朝一日也要像他一樣用味覺去見世面。

 

不過,一直到我長到二十四歲,出國留學回來在電視台上班了,我才開始有機會探索餐廳的美食。在那之前,我的飲食經驗完全是靠母親的那一雙巧手,母親可是我早年生命中的大廚!

 

 

那時外食的風氣未開,母親也很少有機會出去上館子,但是她是一個很喜歡烹飪的人,非常熱衷學做菜,除了從外婆那裡學來的一些家鄉菜,雖然身為職業婦女,工作家庭兩頭忙,她還是盡量勻出時間去外面上烹飪課。我記得她跟過一位老師叫潘佩芝,出過食譜,是位官太太。母親說她住的日式官邸有個院子,學生們就站在院子裡上課,那個場景想起來還真有趣。

 

母親也會跟家中幫傭的女傭學做她不熟悉的台灣菜,事實上她的台灣話通通是跟她們還有市場上的小販們學來的。報紙上如果有刊載食譜,她也會剪下來,黏成一本剪貼簿。傅培梅在台視主持的《家庭食譜》更是她從不肯錯過的節目。她這麼努力,是否部分壓力也是來自父親吃過太多好吃的呢?

 

父親的確是不大稱讚的,常常母親做了一道新菜上桌,我們幾個孩子都吃得不亦樂乎,但如果問父親好不好吃,他多半都是點點頭,並不開口。母親說,此生聽過他最好的稱讚就只是「很可以吃」了。

 

可是母親並不在意,她做菜真正的動力是做給她五個兒女吃。雖然白天要上班,但她五點多下班回來馬上就進廚房打理當天的晚餐,全家連老祖父在內一共八口人的五臟廟都要靠她張羅。我們家因為人口多開銷大,基本上是不上餐館的。這一輩子她替我們做過多少次飯,已經是數不清了。

 

我記得小時候,我喜歡搬一張小板凳坐在廚房角落看著她忙,因為孩子多,她白天又要上班,回家又是忙不完的家事,她可以分給每個孩子單獨的時間是很少的,所以只有在她料理著晚餐,固守著廚房時,我坐在那邊,才可以覺得擁有她完整的陪伴。

 

我們家是很節省的,晚餐桌上通常是三菜一湯。眼前的她有條不紊地淘米、洗菜、準備佐料、醃肉、切肉……,一直到菜上桌的整個過程中,她像一位正在進行外科手術的醫生,所有的動作都仔細、確實,有她自己的 SOP,而且一邊料理一邊清洗,等菜都做好,整個廚房也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菜一上桌,母親總會吆喝著要我們先吃,她自己總要把廚房弄乾淨了才肯來吃。通常第一個上桌的是我祖父,他因為曾染有肺結核的關係,為了怕傳染給孩子,母親都會特別幫他分好一盤菜,並不與我們從同樣的菜盤中夾菜。

 

第二個上桌的是父親,而我們跟其他小孩一樣,總是拖拖拉拉地不肯上桌。這時母親就會很緊張地大聲叫:「快點來,再不來,菜都要吃光了。」她總是怪父親碰到好吃的就一直吃,不會惦記著孩子還沒上桌,不知道她這樣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親內心會不會有點吃味呢?

 

 

*本文摘自《人生需要酒肉朋友:一起吃飯,不見不散!​》,天下雜誌 出版。

 

 

【作者簡介】

 

朱全斌

 

台北市出生,祖籍江西興國,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傳播與媒體博士。因自小就熱愛文藝與表演藝術,並力行斜槓人生,人生經驗過不同角色。除了在學界服務,也跨足業界,擔任過電視台副總、編劇、插畫家、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音樂劇導演等不同工作。

 

早年製作電視節目,類型涵蓋戲劇、新聞與社教節目,並屢獲金鐘獎肯定。後專職教授,亦同時拍攝紀錄片,作品《聖與罪》(2009) 曾獲金穗獎、墨西哥國際電影節紀錄片金棕櫚獎以及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最佳紀錄片獎等。

 

2015 年在妻子韓良露過世後,創辦了南瓜國際,整理出版其占星系列著作。此外也戮力於文學創作,著有《當愛比遺忘還長》以及《謝謝妳跟我說再見》二書。

 

2020 年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院長一職退休後,除了旅行、寫作,繼續在 Bravo 電台主持廣播節目《朱全斌的燦爛時光》外,並以幫助他人開拓自我為職志,繼續探索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臉書粉絲專頁:朱全斌這麼看這麼想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