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醉發明前的手術有多恐怖?不少患者聽到要開刀直接自殺

李載澹 2021年08月13日 07:00:00
手術示意圖,與內文無關(2021 © Julie Vandamme-Vinckier , Day in the Life of a Surgeon 10 @ Flickr, CC BY-SA 2.0.)

手術示意圖,與內文無關(2021 © Julie Vandamme-Vinckier , Day in the Life of a Surgeon 10 @ Flickr, CC BY-SA 2.0.)

到十九世紀中葉為止,被醫生通知要動手術,太害怕疼痛而自殺的患者不在少數。醫生們不擇手段替患者緩解手術疼痛,主要是用酒或鴉片,甚至有醫生動用催眠術。遺憾的是,這些方法的效果有效。酒精跟鴉片難以調節麻醉程度,而深度催眠有時需要花二十四小時以上。

 

大部分的醫生得把病人綁緊,讓他們無法動彈,命力大的助手按住病人的四肢。(為了不聽到患者的慘叫),醫生戴著耳塞,以最快速、準確的速度完成手術。

 

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處之泰然,不失冷靜是外科醫生最重要的特質。在手術過程中,外科醫生大聲斥責助手們的傳統,其實很多時候是出於不想聽到患者淒厲的慘叫聲。

 

(延伸閱讀:孕婦「自行剖腹產」聽來嚇人 但存活率曾經比在醫院剖腹產還高

 

十七世紀德國最出色的外科醫生威赫姆.法布里(Wilhelm Fabry,一五六○○年∼一六三四年)提到自己的手術內容如下:

 

好幾名助手合力抓住患者的手腳,才剛完成下肢截肢手術,患者就慘叫連連,痛苦掙扎。助手們全都被嚇得魂飛魄散,只剩下我年幼的兒子。我不得不指示兒子抓住患者的腳。幸好當時懷孕的妻子就在隔壁房間,她快速趕到,壓住了患者的胸口,如果妻子沒有及時趕到,無論是患者或是我都會遭受慘痛的損失。

 

十九世紀初期,外科醫生就跟明星差不多。每當動手術的日子,包括學生在內,有無數的觀眾會湧入階梯式的圓形教室,(手術用的圓形教室設置在大樓頂樓是考量到住院患者,不讓他們聽見患者的慘叫聲而採取的措施)在木頭手術台上鋪上吸血用的鉅末,放上血跡斑斑的老舊皮圍裙,(據說是為了顯示權威才故意不清洗)。

 

當外科醫生率領助手入場時,觀眾掌聲不絕。很多時候患者是坐在椅子上接受手術,有時助手也得出面去抓因害怕而逃跑的患者。

 

(延伸閱讀:美國總統甘迺迪經常補充男性賀爾蒙 性慾之高讓英國首相也頭痛

 

雖然到這個時期,手術本身就是很罕見的事,不過手術種類有限,大多是切除身體表面的腫瘤,或是截肢,至於手術的完成速度則成了評價醫生實力的標準。

 

例如,拿破崙遠征俄羅斯時,參與博羅金諾之戰的軍醫多米尼克.(Dominique-Jean Larrey)曾把烽火連天的戰場當成手術室,每天施行兩百次的截肢手術。據說他的平均手術時間約為四分鐘。

 

另外,一八二四年,英國的外科醫生阿斯特利.庫珀(Astley Cooper)從髖關節部位切除大腿花了二十分鐘,十年後詹姆斯.賽姆(James Syme,一七九九年∼一八七○年)創下同樣的手術僅花了九十秒的紀錄。羅伯特.利斯頓(Robert Liston)以三十秒的截肢手術聞名遐邇,他為了節省手術時間,使用雙手的同時會將手術刀咬在嘴裡。

 

*本文摘自《恐怖醫學史:甘廼迪愛吃睪酮、雙胞胎縫成連體嬰、莫札特被毒死?揭開那些歷史上沒人敢說出的暗黑真相​》,墨刻出版。

 

 

【作者簡介】

 

李載澹이재담

畢業於首爾大學醫學院,後於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曾任哈佛大學科學史課程客座教授、蔚山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課程教授、蔚山大學人文社會醫學課程教授、蔚山大學醫學院長以及蔚山大學醫務副校長。

曾於《朝鮮日報》與《文化日報》發表醫學史相關評論,著有《醫學概要史》、《西醫的歷史》、《醫學的歷史》等書,同時譯有《近代西醫史》、《醫療倫理的歷史》等書。

關鍵字: 書摘 醫學 手術 麻醉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連鎖餐廳、新開店、甜點)、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