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法散策II:梵谷的殞落與羅馬的軌跡

Grant Chang 2016年07月31日 10:00:00
梵谷咖啡(Café Van Gogh)。(Photo credit: @Allison Meier, Flickr)

梵谷咖啡(Café Van Gogh)。(Photo credit: @Allison Meier, Flickr)

西元前2世紀左右,羅馬人征服了法國南部的高盧(Gaul),在亞爾勒(Arles)留下了許多遺跡。而19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梵谷(Vincent Van Gogh)也在這裡度過生命的最後階段。讓我們從梵谷之眼,一同探訪充滿古蹟與故事的小鎮。

 

 

同時具有羅馬及哀艷色彩的靜謐小鎮──亞爾勒(Arles)

 

蘇埃托尼烏斯(Suetonius,羅馬帝國時期的歷史學家,90-170 A.D.)曾經稱亞爾勒為「高盧的小羅馬」(The little Rome of Gaul),一千多年後,深受酒癮及菸咳困擾的梵谷離開巴黎,來到亞爾勒居住。起初許多當地人對他懷有戒心,有人甚至視他為瘋子、兇手和流浪漢,但他迅速對亞爾勒釋出善意,結交了許多朋友,也對此處美景讚嘆不已。風光明媚、陽光暖照,使畫家心情輕鬆愉悅,用色更為繽紛,並大量使用接近亞爾勒氛圍的黃色系顏料。若細細檢視梵谷過去的畫作,會發現這位創作生涯只有短短10年的天才藝術家,作品數量極為龐大,且許多畫作題材皆源自亞爾勒當地的羅馬遺蹟或他生前常遊走的巷弄。

 

 

羅馬文化經典識別再現──亞爾勒競技場(Arles Amphitheatre)

 

踏出亞爾勒車站,碉堡式的城門以及門後小鎮建物一覽無遺,往前走5分鐘,就會發現保存良好的亞爾勒競技場,建築大小約為小巨蛋的3/4,始建於西元90年,晚於羅馬競技場(建於西元72~82年間)。亞爾勒競技場在歷史上曾作為鬥獸場及堡壘,梵谷也用畫筆紀錄過鬥牛表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81年將此競技場、羅馬劇場(Roman theatre)及羅馬浴場(Roman thermae)等遺址列為世界遺產。

 

亞爾勒競技場正面,兩層建築可以容納兩萬人以上。(Photo credit: @Salva Barbera, Flickr)

 

1888年,梵谷筆下的鬥牛表演,現原作存於聖彼得堡。(翻攝自維基)

 

 

暴風前的寧靜,梵谷與他的夜間露天咖啡座

 

從論壇廣場(Place de Forum)往西南看過去,正是1888年梵谷描繪「夜間露天咖啡座」( Café Terrace at night)的視角,當高更(Paul Gauguin)終於被梵谷的弟弟西奧(Theodorus van Gogh)說服,來亞爾勒拜訪梵谷時,梵谷完成了這張畫。這是梵谷第一張使用星夜為背景的畫作,在寫給西奧的信裡曾提及:「這裡的夜晚比白天更為生氣蓬勃,色彩更豐富強烈。」畫中沒有使用絲毫黑色顏料。如今,這座露天咖啡廳(The Café Terrace)還維持梵谷畫中的樣貌,改名為「梵谷咖啡」(Café Van Gogh)。雖然這兒的咖啡價位偏高,但若有機會親身體驗世界名畫的場景,仍非常值得。

 

梵谷畫中的露天咖啡廳與原址,許多遊客都會在此駐足。原畫作現存於荷蘭。(Photo credit: @sailn1, Flickr)

 

 

左耳、精神崩潰以及梵谷最後的哀艷

 

告別了梵谷咖啡店,繼續往南走即抵達亞爾勒醫院(Espace Van Gogh),我們也將更接近梵谷生命的盡頭。1888年12月,梵谷與高更大吵一架,以剃刀威脅高更,高更被他嚇得落荒而逃,梵谷憤而割下自己部分左耳,自此他的精神狀況再也沒有好轉,2次住進亞爾勒醫院。雖受精神疾病所苦,但靈感源源不絕,包括醫院景致和醫護人員都是他的創作主題。今日,亞爾勒醫院牆上依舊維持梵谷畫中識別的黃色,中庭花木修剪得盡量與梵谷畫中一致,靜靜地將這位悲劇天才的沈痛與記憶包裹在靜謐的建築內。

 

亞爾勒醫院是一個口字型建築,中間有放射狀花圃及一座噴水池。(翻攝自維基)

 

1889年第二次住院時,梵谷從房間視角描繪亞爾勒醫院中庭,此時用色已經失去生氣。 (翻攝自維基)

 

 

交通資訊:

亞爾勒是個過小的城鎮,生活機能相對不方便,住宿狀況也比較不理想。
建議留宿於亞維儂,再從亞維儂中央車站搭法國國鐵(SNCF)到亞爾勒車站。
車程約17-19分鐘,二等車廂票價約8歐元。

 

 

生活頻道特約作者Grant Chang

男,迷戀城市的故事,還有踏過城市的裡的靈魂片段及光影。

平時盡可能閉上眼睛就回憶過去在哪條路上看到那些人事物。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osantgrant/

 

文字編輯:YuChi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