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PI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引用錯誤資料 抹煞台灣減碳與能源轉型努力

邱家琳 2021年11月10日 11:03:00

台灣自2016年開始推動能源轉型。(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行動網(Climate Action Network Europe)9日公布2022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Results, CCPI)評比結果。對此,環保署嚴正指出,往年這項評比結果的客觀性就有爭議,今年對台灣的評比更發生嚴重錯誤。

 

其一,量化評比項目有一半與「人均」有關,卻將台灣人口數少算3百萬人,等於有一半的資料是錯的;其二「溫室氣體排放」評比權重占4成,引用的資料庫有誤,2019年我國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相較於2018年減少3.4%,而該指標引用資料卻呈現上升。

 

環保署表示,德國看守協會承認錯誤,並將進行修改,惟記者會公布的資訊對台灣已造成傷害,這項評比機制不僅未能彰顯其比較之公平性,也對台灣減碳工作造成困擾。CCPI 原本目的是強化國際間氣候政治比較的透明度,藉此促進個別國家在氣候保護工作的進展。

 

但過去幾年來,評比機制指標選擇與評比方法有爭議,已失去比較之公平性。以前二年為例,CCPI都給予印度「高」評價,在前3名從缺的前提下,分別位居第9名及第10名。今年全球追逐2050淨零排放,印度碳排放仍持續上升,且一直到近日才宣示2070淨零的目標,但評比結果也還是名列前茅第10名,比全球大多數積極減碳的國家如德國、日本等排名都來得好。

 

國際間常用碳密集度(每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為衡量各國推動減碳工作績效指標,數值越低代表績效越佳。依據EDGAR資料,2019年全球碳密集度為0.294 tCO2/kUSD(相較2005年減少20.33%),我國2019年碳密集度為0.227,較2005年減少33%。

 

環保署也指出,亞洲鄰近國家碳密集度,2019年日本為0.221、韓國為0.296,惟中國仍高達0.512 tCO2/kUSD。這顯示台灣近年來推動在低碳轉型與綠能產業已有成效,經濟持續成長,而溫室氣體排放不僅已過峰值,且呈現下降趨勢。

 

針對 CCPI 再生能源相關的評估指標,經濟部強調,政府自2016年開始推動能源轉型,訂定 2025 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 20%的目標,以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為主要發展項目,盤點可設置土地、完善電網基礎建設,同時透過「電業法」與「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以及推動環社檢核,創造綠能發展的友善環境,讓產業放心投資。

 

透過這些努力,2019年(本次 CCPI 評鑑年度)扣除水力再生能源發電已較2016年成長 57.4%,因此,台灣在不包含水力的再生能源占比變動趨勢項目排名,由去年第 61 名,大幅進步到第45名,顯示台灣推動綠能已有成果。

 

至於,包含水力的再生能源占比現況項目,由於 2019 年水力發電較 2016 年減少 15.5%,因此排名相對較差,但未來隨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在整體再生能源占比持續提高,預期排名將會顯著改善。

 

今年CCPI雖然承認引用錯誤資料對台灣評比,但對台灣已造成傷害,環保署將再次請主辦單位精進改善其研究方法,並使用正確資料,否則將失去評比目的,台灣也將評估不再參加此項評比。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