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挺離岸風電國產化!彰芳西島團隊駐點世紀風電台北港廠房 共同催生亞洲最大水下基礎鋼結構

邱家琳 2022年02月22日 10:00:00

彰芳西島計畫團隊駐點台北港世紀風電廠房。(王侑聖攝)

為了落實離岸風電國產化的目標,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在台投資開發之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於2018年10月與世紀離岸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世紀風電)簽署新台幣165億元的套管式水下基礎(Jacket)的供應合約,並聘用專業技術人員到世紀風電台北港廠房駐點,手把手協助世紀風電製造讓風機穩固站在海床上超過25年的水下基礎。

 

彰芳西島計畫在世紀風電台北港廠房的駐點團隊最重要的任務是,監督世紀風電製造的流程、材料與產品是否符合國際標準及業主規範,確保從進料檢驗、切割捲圓、組裝銲接、塗漆到最後驗收都沒有問題。目前駐點團隊共有6位檢查員,由彰芳西島計畫水下基礎製造副理潘昶廷做組織安排,分派他們執行檢查與驗收。

 

潘昶廷曾參與其他本土離岸風場開發計畫之套管式水下基礎製程監工,而在加入離岸風電水下基礎鋼構產業之前,也曾於國外有6年離岸鑽油平台塔架結構製造經驗,於傳統鋼構產業亦有15年實作經驗,因此對於傳統鋼構產業跨足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產業的挑戰十分清楚。

 

潘昶廷指出,離岸風電水下基礎與傳統鋼結構的製造工法不同,所需要的切割機、捲板機、天車、滾輪架、水壓測試泵浦等設備所要求之等級及精度也截然不同。世紀集團原先是傳統鋼構廠起家,因此在設備、銲接技術、環安衛、文件、製程管理等各面向都必須升級,才能達到歐洲水下基礎鋼結構的標準。然而,完成升級並非一步到位這麼簡單。

 

彰芳西島計畫駐點團隊協助世紀風電製作水下基礎。(世紀集團提供)

 

 

起初,世紀風電在製造套管式水下基礎下部結構(Lower Jacket)時,也因為缺乏經驗而發生過製品報廢的狀況,最終花了近一年才完成第一支腿管。彰芳西島計畫知道,像水下基礎製造如此高門檻的產業,初期的學習曲線總是特別陡峭,因此台北港的駐點團隊持續輔導並協助世紀風電檢測製程。到了第3支腿管製作時,世紀風電已將腿管的製造時間縮短至3個月,相信待技術越發成熟後,可進一步將一支腿管的製造時間縮短至2個月。

 

「離岸風電國產化要成功,除了克服學習曲線外,本土人才的培育也十分重要。」潘昶廷表示,一位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至少要花5年的時間培育。因此,他也主動在世紀風電台北港廠房開辦技術研討會,邀請業界在銲接、鋼結構設計等專業人士,協助世紀風電的工程師提升技術能量,建立本土水下基礎人才庫。

 

「我們就像一個感應器,若發生問題,就會立刻回報給總部,同步跟世紀風電開會,彼此溝通互動,致力改善品質,確保專案能如期如質進行。」潘昶廷表示,當彰芳西島計畫頭3座水下基礎要出海安裝的當天凌晨,他們帶著世紀風電針對上百個業主要求的項目逐一檢測,就是為了盡可能降低世紀風電後續必須出海進行改善,也避免造成世紀風電額外支出的風險。

 

彰芳西島計畫水下基礎製造副理潘昶廷。(王侑聖攝)

 

 

對此,潘昶廷笑著形容說,彰芳西島計畫與世紀風電簽約就好像結婚、共組家庭,有時床頭吵,但總是床尾合,雙方一起為家庭努力打拼。他也很佩服世紀集團董事長賴文祥有決心與遠見,當初標下台北港的土地,填海造陸、興建廠區,讓大家能在此一起工作,共同為離岸風電國產化的目標努力。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