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現代科技的輔助 四萬多首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李永志 2023年04月17日 07:00:00
電視劇《唐詩三百案》劇照(圖片取自網路)

電視劇《唐詩三百案》劇照(圖片取自網路)

每當筆者翻開收錄了四萬餘首唐詩的《全唐詩》一書,心中就會有疑問:在沒有自媒體,沒有朋友圈,沒有印刷技術,沒有電話,沒有網路,沒有現代化保存技術的條件下,這些唐詩是如何傳播的?

 

唐詩繁盛與傳播分不開

 

有哪些因素影響了唐詩的創作和傳播呢?

 

第一,大環境是影響創作和傳播的決定因素。大唐朝廷以詩取士,詩詞歌賦逐漸成為讀書人必須練習的基本功。「詩名」早在唐朝之前已影響到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到了唐朝,一改以門第取士的弊政,科舉向所有階層的讀書人開放,普通平民百姓只要具備條件就可以報考。科舉中尤其重視進士科,進士科中又重視詩賦。要選拔進士,僅僅會問策「皆亡實才」,這不算有才,必須「通文律者然後試」,通詩賦的人才可進入下一個環節。這決定了詩賦在選拔進士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社會風氣推動了唐詩的傳播。唐朝士子把平時寫的自以為得意的詩文寫成捲軸,投給大臣或權貴,希望得到賞識和推薦。唐人把這種捲軸叫作行卷。投給誰,一旦成功,以後就是他的人了。假設沒有了賀知章的誇獎及舉薦,李白的詩作即便優異,未必能流傳於世。簡而言之,整個社會的重詩風氣影響了科舉考試的科目選擇,進士科對詩的重視更進一步影響了社會的重詩風氣,形成彼此推動的過程,「衡州人多文詞,樵往往能詩」的情況。唐詩在這樣環境下被傳播就不奇怪了。

 

 

第三,交通發達是唐詩傳播的重要保障。唐朝的驛站遍布全國,詩歌能透過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向全國傳送,陸路以長安為中心,一路上有店肆待客,酒饌豐溢;在水路上,「長江五千里,來往百萬人」。交通發達推動人口的流動,而人口的流動將唐詩由點到面地傳播到全國。與現代社會手機上網一樣,有勁爆新聞,頭條一發,立馬引爆。

 

第四,紙的發明和印刷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唐詩的傳播。已有資料證明,中晚唐已有了詩集的印刷傳播。出版工作直到宋朝才進一步發酵,把唐朝的詩文印刷成書。

 

整體來說,唐朝詩歌得以發展和保存,與社會風氣、科舉考試、交通網絡、印刷技術、紙張發明等息息相關,這些都是唐詩廣泛傳播於後世的基礎。

 

以人為載體的傳播

 

傳播最終還是以人為載體。在唐朝的交通網絡上,有大量流動人口的參與:有旅遊的詩人,有進京考試的舉子,有落第者,有上任的官員,被外放貶謫的官員,有商人,有歌女……,這是唐朝的傳播方式,有的詩文還源源不斷地向國外傳播。據史料記載,白居易的《元稹墓誌銘》從長安、洛陽到南蠻、東夷國「皆寫傳之,每一章一句出,無脛而走,疾於珠玉」。這傳播速度和傳播範圍令人驚訝。

 

在以人為載體的傳播方式中,「團聊」更容易傳播詩歌。團聊即圍繞一個話題,大家來寫個東西。這在唐朝是非常流行的一種作詩方式。例如在上元節這一天,同題同韻的上元詩,是群體賦詩(團聊)的一個範例。陳子昂、長孫正隱、高瑾、韓仲宣、崔知賢、陳嘉言等人都寫了《上元夜效小庾體》,類似這樣的團聊,產生的詩作比孤文一篇更容易被傳播。

 

團聊是詩人集中作詩的方式。此外,還有一種線性傳播的方式。唐朝文盲率過高,讀書認字的人不多,作品在寫詩的人之間傳播。在這個傳播小環境中,唐人大多採用酬、寄、贈、答這種一對一或一對多的線性傳播方式。將自己的作品傳遞給另外一個人或一批人,任一方式都能提升傳播速度。

 

 

例如,「酬」之類的有:張九齡《酬王六霽後書懷見示》、宋之問《酬李丹徒見贈之作》、李白《酬張司馬贈墨》等。「寄」之類的有:陳子昂《詠主人壁上畫鶴寄喬主簿崔著作》、張說《寄姚司馬》、王維《奉寄韋太守陟》等。「贈」也比較多,如王維《贈吳官》、王昌齡《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答」也是一種單線聯繫形式,如蕭穎士《仰答韋司業垂訪五首》、孟浩然《同張明府碧溪贈答》、李白《答友人贈烏紗帽》。這些互動方式也拓展了社交關係。

 

隨著交通道路愈加發達,在路上的歌伎或歌者對詩歌的傳播也發揮了作用。歌者對好的詩歌趨之若鶩,而詩人也希望透過歌聲將自己的詩作傳遞出去。

 

例如,《碧雞漫志》記載:「元微之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戲贈云:『輕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禪。』」又載:「元、白諸詩,亦為知音者協律作歌。白樂天守杭,元微之贈云:『休遣玲瓏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辭。』自注云:『樂人高玲瓏能歌,歌余數十詩。』樂天亦醉戲諸妓云:『席上爭飛使君酒,歌中多唱舍人詩。』又聞歌伎唱前郡守嚴郎中詩云:『已留舊政布中和。又付新詩與豔歌。』」

 

 

唐朝歌曲以絕句為主,而絕句容易編曲歌唱,押韻且具備流行傳播的元素。元稹、白居易是個中大神,他們的詩歌容易被歌伎傳播,這樣的傳播也更具備持久性。

 

另據《舊唐書》記載:「元衡工五言詩,好事者傳之,往往被於管弦。」武元衡是唐德宗時期的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但是看不慣當時的情況,稱病辭官。好長一段時間,他都縱情政事之外,沉溺於宴飲歌詠,這裡就提到他的詩歌經常「被於管弦」,透過歌詠傳播出去。那時,詩人與樂工、歌者之間的關係還是不錯的,歌者借助詩人的作品生活,而詩人借助樂工和歌者的傳播提升自己的名氣。相輔相成的感情才更加深厚,這就是加持的力量。

 

以物為載體的傳播

 

唐朝的旅館驛站、風景名勝、商業店鋪、寺院等場所的牆上或屏風上,可能會有一塊專屬詩歌的地方,路過這裡的客人在此題詩。李白在報恩寺,就遇見過僧人捧著詩板題詩。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中說:「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詩板傳播的方式有點像黑板報的感覺,每個詩人均可題寫,這樣就容易良莠不齊,真正的精品往往被深藏其中。據傳,劉禹錫過某廟,就摘下上千塊詩板,最終僅留下數十塊而已。

 

 

題寺院、題風景名勝、題於旅館都有助於傳播,例如,杜牧《題揚州禪智寺》、白居易《三月三十日題慈恩寺》、杜甫《題玄武禪師屋壁》。當然,他們也題在屏風上,如白居易《題海圖屏風(元和己丑年作)》。

 

在風景名勝題詩是更為流行的方式有「這地方我來過,我承包了」之意。這方面白居易的比較多,如《題楊穎士西亭》、《題岐王舊山池石壁》。題於旅館的,例如鄭谷《題邸間壁》、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如果沒有詩板怎麼辦? 也有人喜歡題在人家牆壁上,如錢起《酬趙給事相尋不遇留贈》:「忽看童子掃花處,始愧夕郎題鳳來。」

 

為了創作的詩歌永世流傳,唐人喜歡把它們刻在石頭上。在唐人看來,這是一種比較高雅的文化傳播方式。事實上,石刻對詩歌保存與傳播的作用顯而易見。為了著作的不朽而製作刻石,已算是一種將作品永久保存的出版意識,即「乃手書刻石,期以不朽」。杜甫的「憶昔李公存,詞林有根柢……。風流散金石,追琢山嶽銳」,提到李邕之詩文多刻於金石而流傳。

 

唐詩得以傳播,最根本的原因是作品本身的品質,品質越好的詩歌傳播得越遠。

 

*本文摘自《唐潮:唐人的不厭世生活與流行》,日出出版。

 

 

【作者簡介】

 

李永志

 

網名藍胖說說,一位愛琢磨、善考據的歷史愛好者。喜歡用既有溫度又有趣的文字講述故紙堆中的故事,冀以歷史為傳承,探究歷史背後與現實的關聯性。簡書、今日頭條歷史人氣作者,江蘇省作家協會成員。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連鎖餐廳、新開店、甜點)、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