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砒霜下毒曾是富貴人士的專利 連埃及豔后自殺時都想嘗試

凱瑟琳 ‧ 哈卡普 2023年06月13日 07:00:00
電影《埃及豔后(1963)》劇照(取自 IMDb 官方網站)

電影《埃及豔后(1963)》劇照(取自 IMDb 官方網站)

砷(As)是地殼中含量排第二十名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多過元素形式。人類最早在十三世紀就分離出砷,並且發現砷是灰色的類金屬。砷的英文 arsenic 來自波斯文的 zarnikh,意思是「黃色的雌黃」,雌黃(orpiment)是砷與硫組成的化合物,顏色很鮮豔。

 

後來,zarnikh 被翻譯成希臘文的 arsenikon,與另一個希臘文字 arsenikos(意思是「雄性」、「強壯」)有關,最後才演變成 arsenic。當人們稱砷為毒藥時,通常是指砒霜(即三氧化二砷〔As2O3〕),或者其他致命的砷化合物。比起三氧化二砷,純元素形式的砷毒性小得多,因為人體較不易吸收砷元素。

 

 

至少從克麗奧佩特拉的時代起,砷化合物的毒性已經為人所知。當這位埃及女王決定結束自己生命時,想要把痛苦降到最低程度,還希望死後能保有姣好面容。據說她在奴隸身上試驗各種毒藥,然後觀察結果。她試驗的其中一種毒藥就是砒霜,但這顯然是不怎麼舒服的死法,所以她選擇了毒蛇(雖然毒蛇並非不會造成痛苦,而且她的遺體仍然需要化妝修飾)。

 

到了更晚近的文藝復興時代,砷中毒在歐洲是常見的謀殺方法,特別受到波吉亞家族的喜愛。據說波吉亞家族的人會把砒霜撒在屠宰豬隻的內臟上,然後任其腐爛,待產生一團爛泥後,再風乾製成粉末,他們稱之為「坎特雷拉」(Cantarella),這是一種白色固體物質,可以加進食物或飲料裡。倘若砒霜沒能殺死受害者,腐敗內臟的毒素也可能讓他們一命嗚呼。

 

使用砒霜有雙重好處。首先,砒霜沒什麼味道,讓潛在的受害者不會警覺到遭人下毒。其次,砷中毒的症狀與食物中毒、霍亂或痢疾極為相似,而後面三種情況在漫長歷史中的許多時期都很常見。

 

 

十六至十七世紀期間,下毒被視為義大利特有的技藝,部分是因為波吉亞家族,還有托法娜(〔Toffana〕她是專業的投毒者,還把自己製造的致命化妝品外瓶畫上聖人像)與十人委員會(〔Council of Ten〕威尼斯的政治組織)。十人委員會靠著剷除潛在敵人來維持本身的勢力,甚至大肆徵集下毒高手,並且為了邪惡目的維持可觀的毒藥存量。

 

到了十七世紀,以砒霜下毒蔚為流行,還傳到法國宮廷。貴族成員與勒瓦森夫人(La Voisin)勾結,她是臭名遠揚的投毒者,也被指控參與黑彌撒。大規模調查於焉展開,法國社會的許多知名人士都被牽連其中,為此還成立了特殊的「火刑法庭」(Chambre Ardente),該法庭得名於十二位法官認定為有罪者,將遭火刑處決。火刑法庭一向祕密舉行,而且只對國王報告,避免造成尷尬局面或者可能引發的反對聲浪。

 

「人命待價而沽,而且不值錢,」其中一位法官加布里埃爾.尼古拉斯.德拉雷尼(Nicolas Gabriel de la Reynie)寫道,「毒藥是多數家族矛盾的唯一解方。」砒霜當然是首選毒藥,隨著使用得愈來愈普及而被稱為「繼承粉末」。

 

 

十七世紀以前,不少權貴顯要開始聘用專門的品嚐員,對於誰能為他們準備飲食如此謹慎其實並不難理解。然而,有許多故事提到如何繞開這些品嚐員的謀殺手法。

 

在手套和馬靴裡下藥,透過皮膚接觸使人喪命,這種傳說可能被誇大了,但有測試顯示,有毒的襯衫至少在理論上是施用砒霜的可行方式。把衣服下擺泡在砒霜溶液裡,然後晾乾,除了衣料有點僵硬以外,其餘看不出什麼明顯破綻。

 

當裸露的肌膚接觸到衣物,可能因此將過量的砒霜吸收進人體而致命,尤其是砒霜溶液若添加了令皮膚起泡潰爛的成分,還能使毒藥經由破皮傷口更快進入血流之中。

 

 

 

長期以來,用砒霜下毒是富貴人士的專利。手頭不寬裕的人想要謀害彼此,就得另想他法。不過,工業革命使得鐵和鉛等金屬的需求大增,含有這些金屬的礦石從地底開採出來時,通常也會有砷混在其中。為了得到純金屬,礦石需要經過火法冶煉,此時砷與空氣中的氧作用,從而生成三氧化二砷。

 

這些化合物累積在煙囪裡形成白色固體,必須定期刮除,否則會堵住煙囪。工業家意識到,與其把這些砒霜當作廢棄物丟掉,不如做為撲殺老鼠、床蝨、蟑螂或其他居家害蟲(包括人類)的毒藥出售,以從中獲利。從此砒霜的價格暴跌。很快地,人人都買得起砒霜,用來剷除惱人的親戚與棘手敵人。

 

結果不出所料,砷中毒的數量開始變多。任何讀過十九世紀英國報紙的人都會認為砒霜謀殺案件達到猖獗的程度,而且工人階級的女性最有可能犯案。

 

實際上,當時很少針對毒殺案開庭審判的案件,甚至在媒體瘋狂報導的最高點,全英格蘭和威爾斯每年也只有兩三案進行審理。發生暴斃的事件往往會引發懷疑,但這些懷疑通常來自於當地心生嫌隙的人散布的流言,以及報紙聳動報導的煽風點火。

 

 

舉例來說,英格蘭在一八四九年發生了兩萬起可疑的死亡事件,其中四百一十五例與中毒有關,但只有十一例疑似謀殺,而且最後也不全然是有罪判決。這些早期案件很難釐清的原因是,即使真的與砒霜有關,受害者的症狀很可能歸結為自然因素造成的,而且那時沒有方法能檢測人體內的砒霜。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人們無不想法設法進行各種試驗,但是這些方法沒有一種可靠,產生的結果不容易闡述,也不能做為呈堂證供。約翰.博德(John Bodle)案是充分說明上述情況的一個例子。

 

一八三二年,英國化學家詹姆斯.馬許(James Marsh, 1794-1846)應邀前去調查一名八十歲的農夫喬治.博德(George Bodle)的死因。馬許發現死者的腸道內以及他喝過的咖啡裡都含有砒霜,然而他準備呈上法庭的樣本沒有保存好,陪審團也無法理解馬許對於實驗的專業說明,結果讓嫌疑犯約翰.博德,也就是農夫的孫子無罪釋放。

 

後來約翰.博德坦承犯下罪行,但是他不能再次接受審判。馬許很氣憤,於是開始著手設計連最愚蠢的陪審員都能理解的砒霜檢驗法。馬許想要讓這些陪審員親眼看到砒霜。

 

 

*本文摘自《犯罪手法系列SP-A代表砒霜: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致命配藥室》,麥田 出版

 

 

 

【作者簡介】


凱瑟琳 ‧ 哈卡普 Kathryn Harkup

 

化學家暨作家,以鑽研磷化氫(又名「膦」,一種無色、劇毒、有魚腥臭味的氣體)取得博士學位,並繼續從事博士後研究,後來意識到比起單純的化學研究,演講、寫作、展示科學更加饒富興味。她在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期間,負責工程、電腦科學、物理、數學等領域的推廣。目前是自由科學傳播者,定期舉辦演講與工作坊,揭露科學的怪奇事物。著有《製造怪物》(Making the Monster)、《莎士比亞之死》(Death by Shakespeare)等書。



【譯者簡介】
 

徐仕美


國立台灣大學植病所碩士,曾任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編輯、天下文化科學書系編輯,目前是自由譯者。譯有《中世紀的身體》、《謙卑先生與屠夫醫生》、《記憶的盡頭》等書。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連鎖餐廳、新開店、甜點)、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