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今(20 日)舉辦《國內外流感、新冠流行恐釀健康大危機》衛教記者會。(邱家琳攝)
現在只有流感疫情較為嚴峻嗎?實際上,新冠疫情也不容小覷,有專家學者示警,新冠病毒有新變異株即將取代現在的主流株,預估今年 4 月會開始流行,屆時還會有流感第二波疫情。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今(20 日)舉辦記者會,呼籲儘早接種疫苗,降低流感與新冠感染後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指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有 14% 的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流感與新冠病毒,其重症與死亡率將倍增,住加護病房風險增加 2.2 倍、插管風險增加 2.73 倍,死亡風險則增加 2.92 倍。
感染新冠病毒,恐怕沒有大家想的簡單?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醫師強調,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影響,不只有呼吸道,也會損害全身器官,還會影響認知功能,就像老了 20 歲,有英國研究指出,曾經住院治療的新冠患者,在 12 至 18 個月後,認知能力有全面性損傷。
張峰義也提到,相較於流感、RSV 等其他呼吸道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長期預後最差,但台灣的新冠疫苗施打率低於國際,目前。65 歲以上 JN1 疫苗接種率,台灣僅 17.2%,美國為 30.9%,韓國是台灣的兩倍、約有 45.2%,英國則高達 59.1%,幾乎是台灣 3 倍多。他呼籲:「不要等到疫情爆發,才想要打疫苗,等到覺得事態嚴重,往往就來不及了。」
新冠病毒對年長者的衝擊更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曹玉婷醫師分享,有位 70 歲的伯伯平常都有定時回診看高血壓、糖尿病,病情控制良好,平常喜歡社交,但沒有接種新冠疫苗。結果伯伯染疫後,症狀相當嚴重,直接送往急診搶救,雖然後續痊癒了,但體力大不如前,走一點路就覺得喘、倦怠,腦子還不好使,現在已經補打最新的新冠、流感疫苗。
為何台灣人施打 JN.1 疫苗的意願較低?根據最新市調顯示,除了疫情程度外,部分民眾顧慮疫苗的安全性。在網路上,也流傳 4 個施打疫苗的迷思,包含「還是會感染,打了沒效?」、「影響生育,導致不孕?」、「像被卡車撞到?」、「把新冠病毒打進身體裡?」。
針對常見的迷思,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醫師說明,「影響生育,導致不孕?」、「把新冠病毒打進身體裡?」都是錯誤資訊。至於像被卡車撞到,他也提到,截至 2024 年底,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率已逐年下降,趨近於流感疫苗,目前新冠疫苗已降低劑量且更新注射劑型,減少了接種後的不適反應,常見的局部紅腫、輕微疼痛感通常會在數天內自行消退。
邱南昌醫師也提醒,若民眾目前有發燒或正在罹患急性中重症,建議待病情穩定後再行接種,以避免疫苗的不良反應與原本疾病症狀混淆。對於免疫功能低下者、長者與慢性病患者,則強烈建議儘早接種,以獲得最佳保護力。
美食(飯店餐飲、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飯店住房、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點、咖啡廳、早午餐)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餐飲集團、餐廳、餐酒館)、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