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網站專文】沉浸在台灣紀錄片影展的亞洲創作裡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2018年09月26日 09:00:00
(TIDF提供)

(TIDF提供)

(原文刊於法國專業紀錄片網站Le blog documentaire,經作者同意後刊登)

 

Le blog documentaire:破例一次,我們帶領讀者前往台灣,今年五月舉辦了第11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讓我們沉浸在當地紀錄片歷史脈絡裡,並接觸在歐洲很少討論到、但值得探索認識的創作,我們為此遠道而來,以下是Judith Pernin的分析。

 

 

亞洲最進步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首都──台北,也是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的舉行地點。這個兩年舉辦一次的影展為歡慶20週年,策劃了非常多樣化、大膽且關心政治的節目,同時還有為數不少的特別活動(戲劇、展覽、放映、音樂表演等等)。TIDF的規模與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相似,包含了亞洲視野、國際與台灣三大競賽單元,同時還有好幾個非競賽節目。影展選映了罕見的作品、老電影或從未曝光的首映電影,例如今年焦點影人是拉脫維亞導演萊拉.巴卡尼娜, 1960年代台灣的前衛影像或東南亞電影,這些都收錄在觀摩單元裡。而TIDF的展演方式、開幕以及政治態度讓影展節目的規劃方向獨一無二,這當中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台灣的歷史與區域定位。

 

雖然台灣──或「中華民國」──難以脫離其對手中華人民共和國(RPC)的陰影,但這個島國還是代表了區域裡重要的民主典範。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日本也終止了對台灣長達五十年來的殖民,在這之後,信奉民族主義的國民政府為了逃離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來到台灣;接著台灣進入了一個非常艱困的戒嚴時期,一黨專制,直到1987年為止。

 

2018TIDF海報(TIDF提供)

 

在經過漫長的民主化過程後,台灣現在認可了自己的多元性,是中華文化與多元豐富的本土文化的熔爐,而本土文化也和南島語系文明有關聯。台灣的年輕族群關心政治,對世界保持開放態度,在近期因為幾個事件而聲名大噪:先是參與了令人印象深刻的2014年佔領立法院事件(太陽花運動),在此事件兩年後又選出了台灣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蔡英文,最後就是他們對主要的社會改革例如婚姻平權表示支持。

 

對台灣地緣政治與歷史的詳述,有助於我們理解TIDF的定位。雖然TIDF由文化部指導辦理,但是影展並不就此言聽計從、乖乖聽話,TIDF只講實話,而且直接了當,就算在官方正式活動上,例如開幕式以及頒獎典禮,可以成為對影片分級審查(伊朗電影《被遺忘的藍》)表示抗議的機會(註);又或者即使當著文化部長的面,TIDF對文化部編列的預算不足這件事也是直言不諱。

 

TIDF頒獎典禮大合照(TIDF提供)

 

同樣的,映後座談的討論,看得出這是一群關心政治的觀眾,他們能言善道、好奇心強,不害怕談論一些艱澀主題(殖民議題、男女關係等等),每場座談的熱烈討論都將近一個小時,有些在西門區一個老舊迷人的新光影城進行,有的則是在酒廠改造的「華山文創園區」裡面的實驗與藝術電影館(光點華山)進行。

 

亞洲視野與國際競賽單元都有值得一看的優質好片,例如比利時導演安妮克.海瑟林(Annick Ghijzelings)執導的《在海中央,我的家鄉》,又或是日本導演原一男《日本國VS泉南石綿村》。同樣的,台灣競賽也有幾部片特別值得一提。

 

在台灣競賽部分,有兩部電影關注緬甸北部的非法採礦,一部是在岩石景觀地區拍攝的《翡翠之城》,而《血琥珀》拍攝的地點則是在茂密的森林邊緣。緬甸北部受制中國黑道、克欽分離主義游擊隊與緬甸國防軍三方,這兩部電影深入情勢高度緊張的區域,描述被隔離的工人們從事勞動粗活的日常。

 

黃惠偵的作品《日常對話》先前於柏林影展進行首映,電影使得同志母親與過去總是沉默的女兒(導演本人)有了對話的機會。在《不即不離》裡,廖克發藉著對馬來西亞共產黨歷史的探索,試著去理解圍繞在祖父生活裡的秘密。陳顗竹的《鄉愁/餘像》也是探討家庭與回憶,這部入圍台灣競賽的短片以不自溺的方式審視充滿痛苦的家庭錄像,從而對這些影像表面所顯示的幸福進行詰問。在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Le Fresnoy)製作的《回程列車》裡,導演黃邦銓描繪兩段旅程,以簡練的旁白對著意味深長的黑白照片詰問。

 

《錢江衍派》導演:李佳泓(左至右)、黃奕捷、廖烜榛(TIDF提供)

 

台灣的過去及現代,同樣出現在《錢江衍派》裡,這部令人震撼的長片出自四個年輕導演之手:王又平、李佳泓、黃奕捷與廖烜榛。由改編政治畫家兼作家施明正的生活出發,但很快的影片焦點就轉為對導演們各自的父親世代的記錄觀察。為了詮釋影片裡的主角,導演們實際上「轉映」了他們的父親,在曾經經歷台灣民主轉移過程與集體抗議運動那段歲月的人口群中,他們的父親正是其中的代表。影片透過拍攝過程以及拍攝當中提出的疑惑記錄下來,探究了家庭中的政治回憶,並透過對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知識份子的感人描述,凸顯出一部分的台灣記憶。

 

而鮮為人知的1960年代前衛藝術電影作品則都在「台灣切片」單元裡被揭開面紗。這些作品是在艱難的戒嚴年代,以有限的資源拍攝而成,有很大一部分影片為世界首映。在其中,影片拷貝有被系統地保留下來的寥寥無幾,為了找到這些作品,策展團隊全力投入尋找。雖然大部分的作品都已佚失,策展人因此利用他的想像來重建這個前衛視角。為了對照尋獲的影片,策展人也安排放映近期的作品,這些作品出色地反思、補充以及討論到那個年代對藝術與電影的努力嘗試。

 

 

我們因而可以在陳耀圻的《上山》(1966)裡面看到三位不因循守舊的年輕人外出踏青,還可以發現1966年台灣當代藝術第一次佈展的影像(知名攝影家張照堂的《現代詩展╱1966》)。1967年香港發生兇殘的反殖民六七暴動,羅卡的批判短片《全線》(1969年拍攝)呈現了暴動過後一年的香港街頭。在近幾年的創作方面,1960年代的實驗戲劇在蘇育賢的兩部作品裡被重新演繹(《先知》和《石膏鑼》),以創造性手法重新討論貝克特對台灣的影響,也重新討論了黃華成的作品。黃華成是位對幽默搞笑元素進行實驗的導演,但他的電影作品與膠卷沒有任何一部被保存下來,唯一的例外是,1994年時黃華成導演以滑稽方式在國家電影資料館展出《實驗002》時,幸運地有被側拍下來。

 

台灣的過去以及身份認同也出現在「時光台灣2018:翻檔案」單元中。這個單元由國家電影中心與公共電視一起合作,邀請導演重新運用檔案影像來進行具反思性的當代創作。台灣導演演繹這些檔案影像的能力非常嫻熟,傅榆的家族在1949年之後才來到台灣,透過《不曾消失的台灣省》,她在近乎自虐的影片中,對自己希望被台灣本省人接受的渴望提出疑問。鍾權在實驗電影《一中》裡剪輯了今昔的黑白影像,揭露無論在台北或北京,權力及其意識形態的城市美學竟尷尬地相似,且都一樣殘酷不人道。另一種過去,則是台灣本土原住民族群歷史(並非從中國來的),出現在陳潔瑤的短片《32公里~六十年》中,她拍攝一位老人返回泰雅族原始村落,在艱困的上山過程中,主要人物回想起了日本殖民時代的軼事與歌謠,影片主角甚至在影片放映結束後現身與觀眾見面。

 

在影展規劃的同步活動中,「電影耳」(KINO-EAR)這個展覽與展出作品非常值得一提,另外「不只是歷史文件:港台錄像對話1980-90s」也引人注意,這單元同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不只是歷史文件:港台錄像對話1980-90s@MOCA(TIDF提供)

 

「不只是歷史文件:港台錄像對話1980-90s」重返20世紀末在巨大動盪時期時的港台兩地錄像創作:1989年6月4號北京天安門廣場屠殺事件;1997年香港政權轉移過程(從結束殖民時期到政權移交給奉行「一國兩制」原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至於台灣的部分,民主漸漸起飛,最後導向1987年解嚴。當時錄像這個新媒介還在初步摸索階段,雖然這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樣的狀態下製作,但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這些作品首先關心的是自身的紀錄特質,以及這些錄像如何在電視裡被展出、被使用(並討論1980與1990年代陸續出現的創傷或解放事件)。我們要特別提及幾位女性藝術家的重要貢獻,例如香港的馮美華、鮑藹倫,至於台灣部分,在《Making News Making History - Live from Tiananmen Square》(1989)裡,導演鄭淑麗安排了中國政府對於天安門事件的官方畫面、她在現場拍攝的影像以及美國電視新聞片段進行一場三方對話。其他的美好作品還有《綠色電視台開播片》,綠色小組大膽記錄下對抗國民黨的抗議運動,甚至在1980年代末期自行架設非法民間電視頻道。

 

象徵性單元「敬!華語獨立紀錄片」是獻給中國的獨立紀錄片的,包含五部中國電影以及一部香港電影,拍攝這些影片的藝術家或導演都不是普通體制內的工作者,他們都面臨一個問題:中國發表自由言論的限制日趨嚴重。在中國大陸的獨立影展一個個被迫停辦的當下,影片能夠被收錄到這個華語獨立紀錄片單元裡至少是件令人振奮的事,這單元見證了導演們的偉大創造力,即使他們的工作條件很差,有時甚至非常危險。

 

今年,我們可以在影展看到魏曉波導演的《生活而已》系列作品第三集,這系列從2010年開拍;憂傷的《地厚天高》出自香港年輕女導演林子穎之手,影片揭露香港自治主義運動家梁天琦的內心狀態,影片雖略帶美化色彩,但它的優點在於發出警訊,提醒大家香港政治在近期轉為專制的危險。同樣在這個單元,《表現主義》是另一個亮點,畫家徐若濤在紀錄片裡刻畫政治藝術家華湧,影片在他們位於北京郊區的小鎮拍攝,描繪了那些擾動者及其偏執殘酷的內在世界,象徵了政府當局與社會之間的複雜關係,也代表了某些中國知識分子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氣。中國導演沙青的《獨自存在》則是部非常優質的作品,同時也獲得亞洲視野競賽的優等獎。


TIDF另一個重要時刻發生在《閱讀飢餓》的演出,這是「民間記憶計劃」的紀錄劇場。從2010年開始,中國獨立紀錄片的先驅吳文光與一群導演、藝術家開啟了這個計劃,勇敢地去努力探討「大躍進」的真相,這是毛澤東時代最具爭議的幾個歷史問題之一。

 

「民間記憶計劃」重新探索了二十世紀最致命的飢荒記憶,然而中國當局對造成飢荒的政治因素至今依然閉口不提。大飢荒在1958到1962年橫行,造成了兩千萬到四千萬人死亡,知名導演王兵的最新作品《死靈魂》也有類似探討。「民間記憶計劃」參與者的長期集體活動宗旨是一年回訪自己的原始村莊兩次,對從未有過機會講述個人經驗的飢荒倖存者進行訪談。

 

《閱讀飢餓》於120草原自治區戶外演出(TIDF提供)

 

除了製作紀錄片外,這些導演也整理訪談逐字稿、視覺素材,還有以劇場表演來詮釋他們的實地經驗,就像是他們想要為採集到的悲慘見證進行超渡似的。在本屆TIDF演出的劇作《閱讀飢餓》,就是這項工作的成果。在擠滿觀眾的表演廳裡,幾個紀錄片片段的剪輯成為舞台背景投影,倖存者在紀錄片裡發聲,台上的非職業表演者年紀各異,他們幻化為舞動手勢的亡靈,身體被地上的簡單燈火照亮。如果說這個表演無法對「民間記憶計劃」所收集的總體證詞進行補充,至少它試著在我們這個太容易變得遺忘與盲目的社會裡,傳達並透過儀式(因為中國至今絕口不提)來超渡這一段痛苦的過去,避免不幸再度發生。(作者/Judith Pernin,翻譯/邱惠佩)

 

註:伊朗紀錄片《被遺忘的藍》(Pale Blue)講述參與兩伊戰爭的士兵,因戰爭創傷進入精神療養院30年後重返伊朗社會的故事,送文化部影視局進行分級准演申請時,被以「涉及社會畸型內容」劃入了保護級。

 

(翻攝自文化部影視局網頁)

 

關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次,以「再見.真實」為核心精神,強調獨立觀點、創意精神與人文關懷,鼓勵對紀錄片美學的思考與實驗,是亞洲最重要的紀錄片影展之一。官網:www.tidf.org.tw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電影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電影新聞資訊 

請聯繫: 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