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孩子專心變容易!兒童臨床心理師給爸媽的8個小叮嚀

李介文 2020年09月01日 07:00:00
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時報出版提供)

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時報出版提供)

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常會覺得「解決這個問題」就好啦!這很容易陷入套套邏輯:「孩子不專心、叫他專心就好啦!」、「孩子成績不好,去補習就好啦!」、「人家欺負你,不要理他就好啦!」

 

如果以上這些你都沒感覺,我來說一個現代人的痛:「買不起房子,下班多兼幾份工作,多賺點錢就好啦!」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在其新書《你的孩子不奇怪》中指出,我們不是笨蛋,孩子也不是笨蛋,如果真是舉手之勞,很容易就做到的,他沒有理由不做,所以分析想法才顯得這麼重要。

 

對於家長來說,處理自己充滿負面與挫折的想法才是重要的。你有發現嗎?我們在想法產生的時候,非常急著找出對錯、找出誰該負責、給予改善的指令,但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先體諒你所產生的負向想法,才能換得一些情緒的穩定,進而說出更有效的話。

 

或者有時候根本不用什麼有效的話,不要破壞到親子關係,就要偷笑了。插科打諢一下,我記得以前有個藥品公司的廣告就是這樣說的:「先求不傷身體,在講究效果」。

 

不得不說,很多教養的規則根本就是在飲鴆止渴,畢竟我們是父母,孩子比較弱小,形勢比人強,他們忍著忍著也就過去了,但只要他們有機會反抗,不管是明裡暗裡,他們都會反抗。

 

甚至我們這一代受傳統教育的人,也未必這麼「受教」,只是當時的環境讓我們比較不敢反抗而已,許多人對於學習、對於工作,甚至教養,想到的是責任並不快樂,只是當時的我們還可以勉為其難,現在的孩子不行,如此而已。

 

孩子不喜歡太難的作業,也不喜歡簡單過頭的作業,如何給出一個適當的難度與分量,有賴於平常的觀察。在此提醒家長,我們必須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孩子真正的能力到底為何」,避免在下指令時摻雜了自己的期待,下了過難的指令。

 

李介文指出,美國的精神醫學教授 Russell Barkley 認為,只要給一個「有效的指令」,孩子配合的程度就會有所進步,回到家長身上請檢視日常指令,用 8 個練習提升孩子專注力:

 

 

一、確認家長是認真的

 

先想好再說!與其一下子給了一堆要求,倒不如從當中挑選幾樣你真正在意的,堅持讓孩子做完。

 

 

二、不要用請求或詢問的方式提出

 

簡單直接是第一要務,如果這件事是非做不可,下一個清楚的指令就好,例如:「現在把玩具收好」,你不必大呼小叫,但語氣要溫和而肯定。在臨床經驗中,如果孩子出現抗拒,家長可以給予部分的協助,也避免孩子反抗而一直僵在原地,家長可以先釋出一點善意,等待孩子的回應。

 

 

三、不要一下子給太多指令

 

大部分的孩子一次只能接受一個到兩個的指令,如果你的要求很複雜,請先把它拆分成幾個步驟。

 

 

四、確認你的孩子專心在聽

 

你曾經在孩子看電視或打電玩時,在背後跟他說話嗎?大多數時候,你會聽到孩子說「喔!」、「好!」然後繼續玩。此時你的指令根本沒進到他的思考歷程,他只聽到一串聲音,彷彿你在說什麼,生存的本能告訴他,一定要說「好」,不然爸媽會繼續念,但他其實沒聽進去你說什麼。所以,走到他面前,看著他的眼睛,確認他真的聽到了,再繼續下一步。

 

 

五、減少讓孩子分心的刺激

 

延續上一點,先關掉電視或手機,再下指令,如果很困難,那我們的任務可能要先調整為「等他看完電視後再下指令」,或者「建立合適的電視或手機時間」。同樣的,我們在下指令的時候,也記得要先放下手邊的手機與工作喔!

 

 

六、讓孩子重複你的話

 

除了重述一遍,確認孩子有聽進去之外,也要再詢問一下孩子知不知道該怎麼做。

 

 

七、製作卡片

 

有點像闖關任務的卡片,請孩子解鎖一個任務之後,再來拿一個。

 

 

八、訂下期限

 

提醒孩子還剩多少時間,要明確到分鐘的程度。如果孩子對時間比較沒感覺,設定一個可以看得到或會發出聲音的計時器是重要的,如果孩子還是拖拖拉拉,家長可以跳下去跟他一起做。

 

 

*本文摘自《 你的孩子不奇怪:改變, 從理解孩子的奇怪開始 》,時報出版 出版。

 

【作者簡介】


李介文
 

長庚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兒童臨床心理師。
 
曾任職醫學中心,現任精神科診所,中醫診所臨床心理師,大專講師。
 
很討厭小孩,但見習時卻意外發現與孩子相處的樂趣,自此開啟兒童心理學的學習之路,專長有兒童心理評估與心理治療,腦波回饋專注力訓練,社交技巧訓練,情緒教育等。

在臨床上,有感於家庭與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之重,亦致力於親職教養諮詢,或至各級學校進行學生輔導,實際與老師進行教戰演練。希望以心理學知識,陪伴孩子與家長快樂成長。
 
著作:
《反芻思考:揭開「負面情緒」的真面目,重拾面對困境的勇氣》
《刻意失戀:好好失戀,才能好好愛》

FB 粉絲專頁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