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 2009 © Joshua Rappeneker, Eat! @ Flickr, CC BY-SA 2.0.)
你如果真的覺得自己太常放屁,是有些方法可以減少排氣的,但這麼做的後果堪慮,抑制廢氣產生不見得是樁好事。
要醫治那些抱怨自己太常放屁的人,最常見的方式是讓他們相信自己其實沒有。運作良好的消化系統每天產生的正常屁量是 0.5 到 2.5 公升。多數人都不滿意自己的屁這麼多,但不代表這樣是不好的。
這是你能做的最大變更,但也是最危險的。你可以減少食用膳食纖維,不過在英國,我們平均每人的膳食纖維攝取量只有十八克,而建議攝取量是三十克。
我沒有要叨念開講,但請記得,這意味著魚肉和乳製品雖然美味,卻不含膳食纖維。纖維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糖尿病、體重過重和癌症,而且能幫助消化。不吃纖維就有可能便祕。如果你保證會謹慎調整飲食,並且找醫師諮詢,或許能藉著以下方式讓自己少放點屁:
1. 少吃一點豆子(它們通常含有稱為寡糖的聚合醣類,尤其是棉子糖,用來生產氣體特別適合)。
2. 少吃一點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例如菊芋、高麗菜、花椰 菜、洋蔥、大蒜。
對於有乳糖不耐症且缺乏乳糖酶的人,乳糖無法在小腸中分解,會留著由大腸中那些產生氣體的細菌來分解。如果你有這類問題,就要減少食用起司和其他奶製品,但要確定自己從其他來源攝取足夠的鈣。
聽起來挺奇怪,對吧?嗯,呼吸空氣與吞下空氣(稱為噯氣)是相當不同的兩件事。
呼吸時,由喉內前方的氣管吸入空氣進到肺部。可是吃東西時,喉頭的會厭(葉片狀的軟骨)蓋住氣管,於是食物會改道進入那條較小、較有彈性的管子(食道),繼續前進到胃部。
因此食物雖不會跑進肺部,但空氣與其他氣體卻可能混在吃喝的東西中,或在吞嚥時進入胃裡,有一些被打嗝噴出,但一大部分會繼續通過消化系統,然後不是被血液吸收,就是到最後飄然成屁。所以囉,少吞進氣體,就會少放點屁。
飲食的時候慢慢嚼、慢慢喝,盡量別含著硬糖果或筆頭,不抽菸,也不吃口香糖。
別搭飛機、上太空或攀岩,置身高海拔對胃腸可是浩劫一場。澳洲有份研究顯示,快速地爬山上升後的八到十一小時內,放屁量會翻倍。
這非常有可能是因為當你愈爬愈高,氣壓隨之下降,許多原本溶解在血液裡的二氧化碳會滲出擴散到大腸裡,然後就爆出來了!即使在商用客機裡,艙壓仍然是像海拔八百到二千四百公尺那樣的低壓,所以同樣的問題還是會找上門。
避免吃口香糖或為糖尿病患者特製的代糖製品(當然,除非你有糖尿病),它們常含有一種甜味劑,稱為山梨糖醇,小腸無法消化山梨糖醇(它算是膳食纖維),但造屁細菌們可是會熱烈歡迎,並奮力分解它。
少量多餐能減緩胃部釋出消化物,促使小腸裡的消化作用盡可能做好做滿,這樣留給大腸的造屁原料就少一些。
少喝點氣泡飲料。喝進去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最後會化為屁。
飲用薄荷茶。這方面的研究多數與腸躁症患者有關,但它確實能讓胃部肌肉平靜下來,緩解腹痛。
向家醫科醫師詢問以下幾項:
1. α- 半乳糖苷。名字很像某種科幻迷的度假勝地,事實上是一種消化酶,能分解醣脂與醣蛋白這類寡醣。
2. 益生菌。這可說是在胃腸裡擺進一罐蟲子(你冒險亂搞自 己的腸道菌叢),不過有些配方已顯現出效果。
3. 抗生素。走到這步就有危險性了,不過有個關於利福昔明抗生素(rifaximin)的研究結果挺正面的,它顯然能有效降低屁的產量,儘管氣體仍多,但會隨時間過去而減少。
4. 二甲基矽油。這是一種消泡劑,能消解腸道裡的氣泡。對付嚴重腹瀉也被認為相當有效。
試幾片活性碳口服錠。感覺不太對,是嗎?活性碳的結構有高度發達的微小內部孔隙(它基本上像個內部表面積龐大的海綿),非常容易吸附分子。口服後的活性碳是不是真有用似乎還沒有定論(會吸到什麼分子它不太挑),至少已經有一項研究是打臉的。
1. 十字花科蔬菜(高麗菜、青花菜、花椰菜)別煮太久,它們 所含的硫化氫會隨著烹煮時間增加。
2. 少喝啤酒(男性限定)。關於屁的研究很稀少,其中做得比較好的一項是證實了男性的啤酒飲用量與屁的氣味明確相關,女性則比較沒關係。
3. 少吃肉和高蛋白蔬菜。蛋白質中有含硫的胺基酸,分解後會形成那些發臭的帶硫化合物。
4. 少吃豆子,尤其是黃豆與斑豆。
5. 少吃大蒜、洋蔥與興渠(一種印度香料,直物五辛之一)。
6. 低脂飲食。
7. 試試佩普必舒胃錠,成分含有次水楊酸鉍,會凝合腸道裡的含硫氣體。
8. 坐在活性碳製的袋子上,或買幾件除屁內褲。不開玩笑,我是認真的。
死忠戀屁人、飲食科學作家,製作過十七檔 BBC 系列節目,如Gastrolab、Food Factory與Gastronuts。
在英國各地知名的科學展覽推出過好幾場全英國最大的現場表演(包括《一顆屁的科學》舞臺秀),也曾擔任切爾滕罕科學祭(Cheltenham Science Festival)特約總監。
《一顆屁的科學》是他的第八本著作。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