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美國CEO金童選總統的瓶頸

李濠仲 2023年05月16日 07:00:00
美國億萬富翁維維克·拉馬斯瓦米投入共和黨總統競選,民調追上彭斯,但也出現侷限。(美聯社)

美國億萬富翁維維克·拉馬斯瓦米投入共和黨總統競選,民調追上彭斯,但也出現侷限。(美聯社)

維維克·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是美國億萬富翁,他年初宣布投入共和黨總統提名,經三個月努力,支持度已追上前聯合國大使海利和前副總統彭斯(約4%左右)。今天之前,他並不具備全國知名度,這樣的表現已夠讓人驚艷,但很可能最終只是一次華麗的自我宣傳。他的資產粗估約億6美金,光是初選就打算花掉1億,雖然這足以讓他和彭斯「齊名」,但彭斯甚至還沒宣布參選,就金錢成本,投資報酬率其實不高。

 

不過拉馬斯瓦米至少有機項優勢。第一,他只有38歲,畢業於哈佛生物系,也是耶魯法學博士,兩項專業讓他29歲就當上一家製藥廠的執行長,之後快速累積財富,10年就賺到5億,經商成功為他帶來自信的正循環,他開始出書、寫作、上電視,非常熱衷宣揚自己的政治理論。其次,相對於平權、反種族歧視、支持同性戀、墮胎等所謂「覺醒主義」,拉馬斯瓦米也抓到共和黨一群「反覺醒」的力量,他說他當上總統後,將「比川普走得更前面」。

 

美國企業家從政例子不少(川普甚至也被歸在這一類),例如在富比士排行名列前茅的前紐約市長彭博,他且從對市政的興趣升級到國政。另外,星巴克執行長舒爾茨(Howard Schultz)也曾表態想角逐2020年美國總統。

 

但為什麼舒爾茨最後打退堂鼓?或可從近年關於美國企業家從政的檢討找到答案。包括,基於民主、法治原則和權力分立設計,企業老闆當初將小企業變大企業,讓公司擺脫債務而獲利,當中方法真能適用於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如彭博身為企業大亨,風格決斷,市長任內為了降低紐約犯罪率,最驚天一舉就是大幅授權警察對民眾攔截搜身,嚴重違反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雖一度降低犯罪率,卻對警察濫權重下惡因,後遺症到今天還沒完。直到2020年彭博打算競選總統,第一件事就是對當初攔截搜身政策道歉。

 

至於舒爾茨退出競選,也和他終究發現企業治理和國家治理完全是兩種邏輯。星巴克雖然是成功的全球企業龍頭,但舒爾茨曾率性將西雅圖超音速隊(NBA)賣給奧克拉荷馬州商人,惹惱西雅圖球迷,他則不為所動,因為這就是「老闆的權力」,很多選民看到舒爾茨在這件事上的「獨斷」,很怕他把這種企業文化帶入政府而不支持他,舒爾茨於是知難而退。

 

企業家從政往往會標榜「以公司治理模式改革國家機器」,很多民眾一開始也確實對「政治企業家」抱有期待,以為他們可以像推動工業革命一樣去促成政治改革,只是企業家利用權力以解決問題的手段,有時和短視、無遠見的政客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外,再大的企業,也很難跳脫「單一價值觀」及「人治」色彩,在面對今天日益複雜的徵稅、財政支出、監管和全球競爭等問題,誰又該是「政治企業家」為發揮效率必然受到輾壓的雜草?

 

回到拉馬斯瓦米身上,他其實一開始就不打算走「CEO政治家」的路,而是表現得比前總統川普還川普,比佛州州長德桑蒂斯(共和黨民調第二位)還德桑蒂斯,然後再以個人四十歲不到年紀,充分表現出青春活力的優點,讓自己儼然共和黨年輕一輩保守派發言人。然後他的民調就一路從1%不到,順利擠進僅次領先群的追趕群

 

問題是這恐怕也是他的極限。他雖然年紀輕經就因為創設藥廠大發利市,於公司治理應有相當程度天縱英明,但政治白紙也如兩面刃。上個月在一場與支持者的小型聚會上,他被問到烏克蘭戰爭議題,他的答覆是:「如果我當選,我不會再給烏克蘭半點美國人的納稅錢…我不支持普丁,但如果美國有能力在化石燃料,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方面滿足自己和歐洲的需求,相信普丁就不會入侵烏克蘭…」這席話印證自他宣布參選後媒體對他的好奇(質疑),一個有心成為美國總統的企業家,怎麼對美國邊界以外的事物認識這麼淺。

 

對國際政治(國內政治其實也只鎖定共和黨極端保守派)不熟是一回事,從政不只關乎如何獲利,還涉及一個人的政治哲學和政治治理,缺乏後者的「CEO政治家」,自然會顯得有點天馬行空。這應該是拉馬斯瓦米遇到的另一個瓶頸,他真要從政,或許國會議員才是正確的開始。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