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賴、侯、柯誰能是「台灣首席外交官」

李濠仲 2023年05月27日 07:00:00
當中國正藉由觀察這個世界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反應,而為武力犯台制定參考藍圖時,新總統又打算怎麼帶領台灣邁向下一步?(合成畫面/張哲偉、王侑聖攝)

當中國正藉由觀察這個世界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反應,而為武力犯台制定參考藍圖時,新總統又打算怎麼帶領台灣邁向下一步?(合成畫面/張哲偉、王侑聖攝)

2021年拜登就職半年,皮耶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跨國調查,發現美國政府從川普過度到拜登,國家海外形象出現了顯著回升。美國總統依憲法領導國家外交,而被稱為「首席外交官」,稱職與否,當然影響國家對外關係,在中、俄皆有強烈重塑國際秩序的企圖下,其他國家對美國的觀感,一定程度將決定這個世界的走向。

 

拜登和川普的國際形象差異頗大,在取樣的12個國家中(皆為民主國家),平均有75%的人對拜登持正面看法,川普僅得到17%的肯定,拖累川普的,正是他傲慢和不可預測的風格。

 

雖說總統個人,以及因他而來的國家海外形象好壞,未必和總統治國本事畫上等號,但國家擁有正向對外關係,自然也會反饋到內政。美國尚且如此,因「地緣政治」之故的台灣,尤其無法自外於這一課題。

 

長期從事跨國調查的「Morning Consult」5月初曾發表一份關於台灣的調查,顯示不僅美國,台灣幾乎是得到各國人民普遍的正面評價。自2021年以來,美國人對台灣積極正面的觀感有42%,英、法、德也在四成左右,澳洲、南韓、印度亦同,日本最高,超過六成,至於東協國家,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更都在六成以上。

 

自2021年以來,美國人對台灣積極正面的觀感有42%,英、法、德也在四成左右。(圖表擷取自Morning Consult。)

 

另外Morning Consult也特別提到,對中國友好的國家,其人民對台灣未必就有敵意。沙烏地阿拉伯對台灣的好感度就在四成左右,俄羅斯人是直到烏俄戰爭開打,幾乎與所有民主國家反目,對台灣的好感度才從之前的五成以上降到三成左右。

 

台灣國際形象在過去幾年中,確實有不錯的成績,但不容否認也有嚴峻的挑戰,即Morning Consult報告指出,許多國家人民對台灣皆存在至少三成左右的「不確定感」。這一不確定感,便代表了台灣的潛在危機,問題卻不是來自台灣政府、領導者不受信任,而是外部中國對台灣軍事威脅升高。

 

正因為如此,我們可再把去年夏天皮耶研究中心針對中國對外觀感的報告放在一起檢視。當時報告呈現出中國的國際形象明顯惡化,在習近平掌權期間,19個採樣國家中,有七成民眾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美國人且達到八成。瑞典、法國、德國、英國也都有六成民眾不喜歡中國,中國鄰國韓國、日本尤其如此(當然還有台灣)。習近平上任(2012年)之前,其實曾有40%美國人對中國具有好感。

 

也就是說,過去幾年台灣國際形象良好,但有相當程度「不確定性」,原因則來自中國武力威脅,但中國升高軍事威脅力度(如軍機繞台)的同時,也是它國際形象大幅滑落的一刻。台灣的「不確定性」和中國不放棄上世紀以武力兼併他人領土思維呈正連結,幾乎已是國際共識。

 

進而,2022年《經濟學人》和YouGov合作的民調,顯示儘管有24%美國人認為和中國維持良好關係很重要,卻有51%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應採取強硬立場,以避免台灣遭中國武力併吞。身處地緣政治關鍵位置,一個總統所制定的外交政策(目標)對台灣發展當然舉足輕重。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對中國犯台有所啟發,世界各國同樣也從這場戰爭中,明白理解到傳統外交的「口說」,實已難勸阻普丁和習近平這類獨裁者放棄武力一途,在地緣政治加劇下,有效的外交途徑,勢必仍得仰賴「威攝」為基礎。

 

「台灣問題國際化」一直是中性、客觀的表述,當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然全球大亂,何況台海爆發衝突。那麼,回到台灣2024大選,下任總統,下一個國家首席外交官,會怎麼解讀上述關於美、中、台國際形象的報告?當中國正藉由觀察這個世界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反應,而為武力犯台制定參考藍圖時,新總統又打算怎麼帶領台灣邁向下一步?

 

2020,不想台灣變香港,2024,不想台灣變烏克蘭,兩個都不要,台灣就必須有內外雙重防護。Morning Consult對他國人民普遍正面評價台灣的解讀是,因為台灣竟能在如此複雜的地緣政治下,既扮演全球技術供應鏈的關鍵角色,還能維持充滿活力的民主。放諸全球,「台灣總統」堪稱高難度職業,他「首席外交官」的工作,也只會愈來愈吃重,尤其決定了這個世界怎麼看台灣。

 

侯友宜可能因為方才被提名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在兩岸、外交上暫且模糊作態,但他終究得面對自己是驢是馬,柯文哲早先提出「中美等距」,其實並不脫他慣用的「反藍、反綠、忽藍、忽綠」兩面政治,他日前訪美成效不彰,不是沒有道理,「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日前分析說「北京傾向支持柯文哲」,以當下國際情勢,更非一種賀詞(2020年葛來儀就曾指柯文哲是「中國潛在合作對象」,而被柯文哲批評愈來愈像綠營側翼)。至於賴清德,我們或可以四年副總統身分,將他一定程度併入現行蔡英文路線的一員,但既已提出「和平保台」,就表示他自有回應時局的構想,當然也必須進一步予以闡明。

 

選總統,也是在選「國家首席外交官」,對台灣而言,向來都是如此。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