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巴塞隆納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arcelona)研究人員丹尼爾拉(Daniela Eugenia Rosso)、法蘭契斯科(Francesco d’Errico),以及波爾多大學(the Unive...
數位巨人Google與180家博物館、教育機構推出線上藝文專題展覽《我們穿著的時尚》(We Wear Culture:The stories behind what we wear),在Google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亞洲春拍市場出現三件破億港幣拍品! 隨著2017年3月Artprice發布之「2016年度全球藝術市場報告」,中國藝術拍賣總額47.9億美元,以38%的市佔率重新躍居全球第一;美國退...
北師美術館自2015年發起「作夢計畫17&...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從地球上的生命種子裡誕生了。時光流逝,「希望」在人類的心中萌芽,它越長越大,大到人類的心智再也無法容納下,因此,它離開了人類的身軀,並漂流在...
旅歐攝影家張雍於學學白色空間舉辦「左心房/右心室」,除了發表最新系列《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紀錄難民在東歐斯洛維尼亞(Slovenia)邊境的遭遇,也涵蓋過去14年的作品...
幾世紀以來,孟克《吶喊》畫中暴風雨般的雲彩被許多藝術史學家和收藏家解釋為畫中主角的內心投射、一種恐懼的存在主義象徵。上個月25日在維也納歐洲地理科學聯盟大會上,奧...
立方計劃空間推出鄧兆旻個展《這麼多年過去,》。延伸2014年作品《唱還是不唱?》,將經典老歌《雨夜花》80多年歷史化為裝置與檔案;也將歌曲擬人化,現場播放《雨夜花》第...
喜愛逛展覽的朋友,對台北當代藝術館應該不陌生。走進當代館紅磚建築,是否曾對它的歷史產生好奇?當代館展覽「破碎的神聖」橫跨本館、空總創新基地、萬華等地,不僅展出場...
雕塑家張子隆《我的軌跡-張子隆雕塑》4月28日在關渡美術館開展。張子隆1947淡水出生,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畢業後曾赴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求學,學成後任教母校,桃李無數。今年...
臺南擁有許多古蹟與寺廟,經常給人古典的印象。今年的「臺南新藝獎」擴大展出,觀眾將發現,當代藝術在古都的發展也很蓬勃。 「臺南新藝獎」已邁入第五屆,今年除了十位...
本月初,經營長達13年的藝術空間「南海藝廊」傳出將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收回並結束營運。此一消息引發民眾反彈,在網路組織連署活動,希望校方將後續規劃與決策過程公開,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