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馬關條約」,中國讓渡了兩項重要利權,之後很快就擴及其他享有最惠國待遇的國家都可以同樣獲得。第一項是將長江航權延伸開放到重慶,讓外國船隻得以通行;第二項是允...
六月二十一日清廷下宣戰詔書時,東南三督─兩江總督劉坤一、兩廣總督李鴻章、湖廣總督張之洞─就擺明了不同意、不接受中央朝廷的政策,於是發動了「東南互保運動」。 &n...
認真地說,李鴻章留下來的兩千八百萬字,當然和梁啟超、胡適留下來的文集內容不一樣,雖然都是以他的名義交出去給皇帝看、給相關單位看、給朋友或敵人看,但真正出於他自己...
下一個可能威脅慈禧政治地位的因素,是同治皇帝不可能一直是個小孩,他會長大,也就有必須還政的壓力。原本眾臣預期皇帝十四歲親政,慈禧太后硬是將時間拖到皇帝十七歲大婚...
戈登當了一輩子的軍人,沒有看過用這種方式處置敵軍降將的,尤其是以砍頭的方式,一定讓他深感震撼,使得他開始懷疑自己為清朝打仗的目的與意義。 在蘇州、常...
「鴉片戰爭」的關鍵在於鴉片。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奇怪,像是一句沒有意義的廢話,然而其實是對於我們認知歷史的一項重要提醒。 在敘述與理解歷史時,我們必定用...
和西方接觸過程中,還有一些清朝擺明了拒絕協商的,例如覲見皇帝的跪拜禮。這一個衝突點倒不是出於誤會,而是雙方對於跪拜的意義看法不一樣,所以無法折衷。 ...
康熙皇帝擁有不可思議的旺盛精力。他任命南懷仁為「欽天監」監副,南懷仁實質上成為皇帝的天文老師。皇帝關切的不是曆法,而是訂定曆法的道理。 和從西方來的...
這是明代朝廷政治的實況。以宋朝「士人與皇帝共治天下」的理想對比來看,明朝此時的情況簡直就是孟子說的「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 &n...
黃仁宇要描述的是明朝體制如何運作,或更重要的,如何不運作、無法運作。看這套結構如何將中國綁死了,以至於有新的變動,即環境中產生了新的挑戰,中國不是不想變、不想轉...
交通發達了,相關旅店也必然興旺。開設旅店在近世後期的中國是一個重要的行業。在這之前當然有旅店,然而要到近世後期,這個行業才高度專業化。以前的旅店多半是住在道路旁...
以飲食為藉口,實際重點卻是炫耀其所飲所食,這是近世後期社會的新現象。得以彰顯所飲所食的,還有食具和排場。在這方面,明代小說《金瓶梅》提供了十分豐富的資料,雖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