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019年6月)六日,上報發表一篇由陳德愉女士所寫的專欄:「三十五歲就槓上歲600八大老:首代總統府高層蘇志誠」,深入分析蘇當年在李登輝總統任內,如何輔佐李在多方...
最近朝野兩黨為了2020的總統選舉,內鬥激烈,花招百出,讓人目不暇給。媒體亦各有立場,報導自有偏袒,本不足為怪。在西方民主國家,每逢大選,媒體絕不隱諱其立場,力捧其...
1989年,我任職中國時報總主筆,某日,忽然接到通知,請我代表中時參加十一月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二十二屆年會。我接到通知後,極為興奮,因為年會期間可...
窗外,一簇一簇的雲,如浪般翻捲著,層層堆疊,形成了雲海。在離地數千呎的高空上,我從機艙往外望,不禁羨慕起那自由自在的雲…。 這是我第一次出國,...
在臺灣,有大報,有小報,「大報」新聞內容豐富、專欄見解精闢,社論雖有畫眉之說,畢竟仍需言之有物,言論公正,可以有黨派立場,但不能有黨派之私見,尤不可有「深慶得人...
有人說,報紙的社論有如人臉上的眉毛,用處不大,最多是汗流如雨時,擋住汗水進入眼裡,最大的作用,還是美觀。然而,如果缺了眉毛,不僅顯不出眼睛的神采,也恰似一幅圖畫...
臺灣的媒體很少報導或評論宗教問題,這也是中國文化對宗教包容的體現。臺灣社會各信各的教,互相尊重,很少出現宗教之間的衝突,也未見不同宗教間以文字或語言互相攻擊或謾...
比起中時、聯合,甚至蘋果等報紙,自由時報的崛起與發展,過程既複雜又曲折。講歷史,它起源最早;講投資,它下手最重,講發行,目前它是第一,講影響力,卻得打個問號。 ...
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就任總統,直至2001年5月,這一年,可說是臺北政壇最熱鬧的一年。國民黨從建立中華民國開始,執政九十年,萬萬料不到,一夕之間,竟被一個手上沒有兵...
美洲中國時報創刊於1982年9月1日,總部設於美國紐約,創刊未久,聲望日隆,未料於1984年11月11日竟然無預警地宣告停刊,前後僅維持兩年兩個月。消息傳出,海內外的知識份子...
我常常調侃自己也有「四不一沒有」。「四不」是:不煙、不酒、不賭、不嫖,一「沒有」,當然就是沒有大志。我不官不商,做了四十幾年的新聞,業餘之暇,惟一的嗜好就是音樂...
我從事新聞工作前後約四十五年,其間有艱苦創業的煎熬,也有受人讚賞的喜悅,而最悲哀的,卻是未曾享受過一天的新聞自由。即使在美十年,我也常常自嘆:在一個自由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