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我的〈細讀歐洲人權法院判決 看劉振亞案〉(以下稱「細文」),王顥中在上報發表〈言論自由界線應取決言論「後果」而非「內容」──回應張娟芬〉。我的回應如下: ...
針對張娟芬〈細讀歐洲人權法院判決 看劉振亞案〉對我的批評,以及更廣泛的言論自由爭議,我以下分四部分回應:(1)Gapoņenko言論性質與通敵證據的澄清;(2)地緣政治威...
中國籍台灣配偶劉振亞鼓吹中共武力犯台案,以主角離境並且消失在中國暫時告一段落,但是此案引發的言論自由、基本人權與國家安全等諸多討論,仍有深入探討的必要。其中一個...
全台矚目的廢死釋憲案上月20日宣判結果,大法官做出死刑部分合憲、須限縮適用條件的結論,引起廢死團體及部分法界人士不滿。今早(14日)由中研院及國科會主辦的憲判8號影...
憲法法庭上月20日宣判死刑部分合憲,引起廢死團體及人權律師批評。由中研院及國科會今早(14日)主辦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找來憲法、刑法及廢死主張的各國專家學者,分析此次...
憲法法庭上月20日作出死刑部分合憲判決,限縮判死的條件及範圍,引起社會熱烈討論。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今早(5日)舉辦「讓黑暗的盡頭有光」國際研討會,邀請各國推動廢...
萬眾矚目的「廢死釋憲案」將在本月20日宣判最終結果,大法官對於死刑存廢的憲法解釋難以預料。在釋憲結論出爐前夕,《上報》獨家訪問擔任此次憲法法庭之友的廢死聯盟理事長...
前言: 死刑存廢一向是台灣社會關注的重大議題,憲法法庭將於4月23日針對37名待決死囚提出的聲請案進行言詞辯論,最快將於今年7月下旬做出判決。...
前言: 死刑存廢一向是台灣社會關注的重大議題,憲法法庭將於4月23日針對37名待決死囚提出的聲請案進行言詞辯論,最快將於今年7月下旬做出判決。...
《墜惡真相》得了許多重要獎項,在台灣上映也已經接近了尾聲。這時候來談它,既不用交代劇情,也不用擔心暴露了劇情,我便就此說點感想。 開場是一顆球從樓梯...
我第一次去馬祖,就是劉亦招我去的。我們飛去的那天,照片拍起來天多麼藍,我們很樂,因為台灣有颱風。航程還不到一小時,但我已經到了一個「台灣天氣預報不適用」的地方。...
與這個年代的許多事件一樣,我們大致聽過有這麼一回事:一個逃跑移工被警察開槍打死了,他叫阮國非。其他的細節,在好幾年過去之後,已經被無數朝生暮死的事件疊蓋過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