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奈伊教授二三事 川普政府與哈佛大學的爭執愈演愈烈之際,該校自由派國際關係理論大師,且享有「軟實力之父」令譽的奈伊(Joseph Nye Jr.)教授則在不久前過世...
在李在明當選韓國總統的消息傳出後,台灣社會迅速湧現「親中」的標籤與批評,政論節目輪番討論韓國是否將在外交上「向中靠攏」。但在這場聲浪之中,總統賴清德選擇了一條截...
近年來中國戮力擴張軍事實力,並大幅提升在包括南海爭議海域、東海以及台灣海峽的軍事能見度,對於區域安全情勢構成嚴重威脅,包括美軍高階官員以及智庫都屢屢示警,提出中...
台海局勢日益緊張,外國期刊分析指出,美國對台灣戰略的核心矛盾在於「嚇阻與挑釁只在一線之隔」。若做得太少,北京可能認為有機可乘。做得太多,則可能刺激中國提早對台灣...
美國智庫「韓國經濟研究院」指出,雖然美國為了因應中國擴張與可能發生的台海危機,呼籲南韓要與美國保持同一立場,但美國一貫對台灣實行的戰略模糊政策,未明確表態是否會...
美國前國防部東亞事務副助理部長薛邁龍指出,美國長期以來對台灣的「戰略模糊」策略不再有效,華府必須明確向北京說明攻擊台灣的後果,以免讓中國誤判情勢。 ...
美媒8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瓦解華府主導的全球秩序不僅帶來極大不確定性,也許還會為中國可能犯台的時間表帶來新機會。儘管歷任美國總統多奉行戰略模糊,但川普2.0的對台政...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和中國外長王毅24日通電話,北京又繼續玩弄其一貫的扯謊大外宣。中國外交部的官方聲明有六百多字,但美方聲明僅短短二百餘字,並沒有北京所提及的:「盧比...
有些人似乎弄錯了「戰略模糊」的意思,以為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意謂著美國在臺海局勢發生劇變時不會作什麼。事實上,這是對「戰略模糊」的一種誤解。 戰略模...
台灣總統賴清德5月20日正式就任台灣第五任民選總統。 520就職演說牽動多方敏感神經,對於未來四年兩岸關係的判斷都要從演說中尋求蛛絲馬跡。 在520之前美中實...
前美國國防官員包士可29日表示,針對是否會直接介入台海戰爭、保衛台灣的問題,美國始終採取戰略模糊政策,這未能阻止中國不斷擴張軍力。他認為,阻止戰爭的最佳方法就是先...
今日在討論美國外交政策時,「政治止於大洋之濱」的說法似乎已不合時宜。特別是在涉及美國是否應繼續支援遭戰火蹂躪的烏克蘭時更是如此。該議題不只是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