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解放軍對台灰色地帶衝突加劇,戰力上的缺口,海軍2016年9月提出「震海案」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被迫喊停,原預算改為建造2艘防空、反潛新一代輕型巡防艦,但隨著海軍二...
海軍「震海案」原規畫245億餘元預算,建造1艘排水量約4500噸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因國內做不出來改建造2艘滿載排水量約2500噸級的防空與反潛輕型巡防艦原型艦,被立委質疑...
海軍以戰力空隙需求,代號「震海案」建造4500噸級「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在預算金額與執行期程不變,降級建造2000噸到2500噸級「新一代輕型巡防艦」防空、反潛各1艘原型艦...
海軍籌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因戰鬥系統未定案,建造期程遲遲無法開工而延宕,據指出,海軍雖向國外5家國防廠商提出戰鬥系統的規格與需求,但僅有美商洛馬公司有回...
因應敵情威脅,國軍於2019年到2026年編列245億元預算,欲興建1艘「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採取國艦國造模式,但全案進度延宕,連續3年繳回大筆未執行預算。民進黨立委蔡適應...
國防部2022年公開預算書顯示,海軍編列431億6千萬元以9年時間,進行6艘拉法葉艦戰性能提升案,針對最薄弱的防空系統與反飛彈等系統進行性能升級,未來放置海欉樹防空飛彈的...
海軍6艘「康定級」的拉法葉巡防艦將從2022年起,編列預算300億餘元進行中科院「迅聯」防空系統納入戰鬥系統並進行性能提升。據指出,該項性能提升案雖是系統整合與MK41垂直...
海軍對台船提出設計類似神盾巡防艦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簡報中,在該艦「偵蒐系統」的設計圖中,艦中後段上方的旋轉式主動式相列雷達,與中科院研製「海鷹眼」主動相列雷...
海軍「震海計劃」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採開國內標,由國內船廠擔任主合約商來執行建造船體儎台工程,戰系則委由國外原廠進行裝備籌獲及安裝,並擔任系統整合商,台船人士指出,...
因中科院「迅聯專案」裡研發的相列雷達及新戰鬥管理系統,並未符合海軍需求,造成海軍「震海計劃」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延宕,經海軍重新規劃並向國內船廠說明該計劃後,台船在...
海軍代號「震海計劃」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將於今年啟動招標建造,配合新一代作戰艦的興建,中科院提前進行研發的代號「迅聯專案」的海軍新一代戰鬥系統,即將在今年內完...
為確保國家安全與加速戰力的整建,國防部2019年編列3460億元國防預算,在公開預算部分31日送抵立法院,根據預算書顯示,軍事投資項目還是著重在海軍,尤其是潛艦國造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