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大戰看似烽火連天,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市場都深恐遭到波及。但川普政府發動這場戰役的背後深層戰略思考是什麼?又做了哪些鋪陳與準備,外界更應該深切檢視才能看出...
近期一連串的事件,讓台灣與美國的關係呈現樂觀、卻又必須審慎因應的前景。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無異議通過提升台、美高層互訪的《台灣旅行法》;原本可以置之不理就自動生效...
近期美中台三邊國內政治各自出現新的變化,致使美中台三角關係也面臨新的形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兩會完成取消任期制的重要鞏固權力工程,更透過人事佈局...
繼美國眾議院於今年1月9日無異議通過,美國參議院於2月28日也同意「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並於3月5日送交白宮由川普總統簽字。除非川普明確否決,否則就算不簽...
你沒看錯!明明是4年一度在韓國平昌舉行的冬季奧運,卻被韓國大統領文在寅玩成了「平壤奥運」! 雖說奥運總是離不開政治,但應該沒有哪一次奥運會的舉辦,能...
持續年餘的朝鮮半島緊張情勢,因為年初南北韓達成共同出席二月初在韓國平昌舉行冬季奧運開幕的協議,局面似乎獲得暫時緩和。但在二月的平昌冬奧以及三月的帕奧之後,能否進...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近一年,先前頗受詬病的重要國安外交人事遲未就位的情況,近來終獲改善。與亞洲和台灣關係最為密切的人事案包括,熟悉兩岸與亞太安全議題的前國務院副助理...
去年北京十九大結束後,台灣政、媒、學界最關切的話題就是,習近平未來的對台政策會更硬還是更軟? 從台灣總統蔡英文事後發言,以及她於年終記者會回應有關近...
美國總統川普公佈上任近一年後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其中最受到矚目的是,有別於其前任多強調必須與中國交往接觸,或是將美中關係定位在「戰略夥伴」層次,川普明確將...
近期著名《外交事務季刊》(Foreign Affairs)一篇有關「銳實力」(The Meaning of Sharp Power)的文章引發廣泛注意。緊接著總部設在華府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
外交斡旋與軍事衝突往往處於一線之間,武力威嚇、虛張聲勢、拉幫結派、政經施壓、分化對手、爭取時間、延長戰線皆屬正常手段,真正導致最後談判失敗與戰事爆發的主因,多係...
沈寂了75天,其中還歷經美國總統川普訪問亞洲的自我克制,北朝鮮仍然於11月29日凌晨進行今年第三次的長程洲際彈道(ICBM)試射。這枚經過外界證實為成功「火星15號」ICBM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