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聯手民眾黨在立法院制衡執政黨,堂皇的口號是要「推動國會改革」、「監督政府」。堅督制衡本是在野黨職責,但很多便宜行事的作法其實是在打擊憲政體制,例如處理總統...
三月,中國議題發燒。先是稍早發生的金廈漁船事件波濤未平,接著年度政治大戲人大政協兩會登場;三一八太陽花十周年則標誌著兩岸關係重要的分水嶺:隔天,香港特區政府通過...
113大選後「白色現象」成了焦點,民眾黨成了國會關鍵少數;更重要的是,柯文哲與民眾黨經過這一役,證明了他們此刻的確是年輕選民的最愛──但也許只是此刻。 ...
國民黨總統大選敗選,黨內立即開始抓戰犯。獵一個女巫把她燒死,或抓一隻代罪羔羊拿來祭神,是安撫人心最簡單的方法。只是最先被點名的戰犯居然不在黨內,而是個「外患」。...
中華民國是不是災難?中華民國憲法是不是護國神山?12月30日總統辯論會上,賴清德「中華民國災難說」引來侯友宜、柯文哲追打。由於賴清德先在辯論後記者會上承認有口誤,之...
台海安全不只個區域個案,而是美中全面對抗的一環,這已逐漸為共識。如何因應戰爭發生以及如何避戰,都得從這個大戰格局來思考。 美中戰爭將是一場長期戰爭 ...
舊金山拜習會落幕後,接下來中美關係將如何發展?而台灣安全有得到更多保障嗎? 恢復拜習會來自美中雙方「內需」壓力 探討這些問題得先釐清這場...
「我們的政府繼續將台灣引向危險。未來是台灣要在和平與戰爭之間作選擇。」前總統馬英九四月結束中國首航返台在機場說的這句話,預先為在野陣營的各總統參選人預先定調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