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政論漫畫家魚夫驚傳昨天(30日)因病過世,享年64歲。魚夫2008年定居台南,偶爾透過臉書針貶時事。據指出,魚夫日前突然身體不適,送醫急救後,昨病逝醫院,生前臉書最...
從前我在永康商圈有家餐廳,由舍弟擔任主廚,三不五時需要食材時,我便就近到東門市場去採購,當然,市場裡的美食也不忘偶爾去嘗嘗,當時台北流行的外省菜,一是川菜,另一...
百年的中山市場一帶很值得書寫。現在的中山北路在日本時代是通往台灣神社的「敕使街道」,而長安東路則為「大正町四条通」,是當時最寬闊的大街之一,這兩條道路所形成的三...
新富市場承繼自日本時代的「綠町食料品小賣市場」,原址大概在今之大理街、萬華區公所附近,可是因離人口聚集區太遠,經營得不算成功,當時的日本總督府便另外在新富町規畫...
有百年以上歷史的松山市場,因為被包圍在美食多不勝數的饒河街夜市裡,再加上大賣場興起,松山市場所扮演的傳統交易功能逐漸被取代,反而在接近中午時,才陸續出現人潮,大...
台北的城中市場號稱有 150 年以上歷史,平常人聲鼎沸,每逢年節也萬頭攢動,不過所謂 150 年歷史,卻沒有正式的官方紀錄,大概是和 1882 年清廷規畫台北建城伊始結合在一起...
曾有家餐廳的老闆跟我說:「想做上海菜時,離開台北市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是因為一出台北人生地不熟,不知去哪裡才找得到某些特殊材料,其次也沒有像 南門市場&n...
士林市場是台灣少數仍保有日本時代建築的市場之一,周邊市集發跡於 1909 年左右,當時和西門町新起街市場、大稻埕市場等都是台北的重要市場,後來總督府進行「市區改正計畫...
現在大家慣稱的「西門紅樓」,在日本時代被稱作「西門市場」,又稱「新起街市場」,於1908年12月20日落成,進出者主要是日本人。 市場入口為每立面 8 公尺的...
日本時期在台灣出生的藝術家立石鐵臣,一生熱愛台灣,他的作品不管是素描、淡彩、油畫或者版畫,經常以台灣為主題,其中一幅《民俗臺灣》的永樂市場小吃攤畫作裡,許多人圍...
台北的印度餐廳一定備有印度烤餅,種類也很多,但最常見的是 Naan。Naan 這個字,餐廳菜單裡也沒特別規定必須要用漢字標示,有翻成「饢」者,筆畫特多,雖是漢字,光看字面...
台北、台中、台南現在都開始風行起《米其林指南》星級評鑑或必比登推薦,但是要開拓美食觀光,這還不夠,推廣對穆斯林友善的清真認證也很重要! 作家白先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