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去年軍售我國百套機動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傳出延1年交運裝備,並要調升價格。圖為岸置機動型魚叉反艦飛彈。(取自Defense Media Agency)
2020年美國一口氣對台宣布總價高達近1700億元台幣的6項軍售案,其中金額最高達677億元,卻是舊款的100套機動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雖海軍已先編預算採購,並規畫在2024年新彈返台服役。據指出,去年底美方告知我方因作業等相關問題,延後1年到2025年底才開始交運其他裝備,而新彈要更延後交運;另機動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通訊等相關設備的加入,因此要求該軍售案的總價將調整加價。對於美方所提出的要求,因這是軍售案容許的規範,時任國防部長嚴德發相當火大,認為海軍未掌握全案的實際狀況,目前全案海軍與美方還在協調溝通中。
去年10月底美國宣布軍售台灣總價23.7億美元(約新台幣677億元),100套機動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與400枚基本型的RGM-84L-4魚叉Block II飛彈,因國防預算額度有限,海軍以「迅捷專案」編列511億5941萬9千元(約17億.7美元),分5年先採購100輛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發射車與100枚魚叉飛彈,其餘300枚魚叉飛彈再分年從一般武器項目預算去採購。
據指出,機動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從建案到完成整體規畫書並匡列預算,不到3個月的時間,而且該案根本不在海軍規畫建案中,甚至國防部負責預算審查的戰規司,都是在事後被通知,再重新審查2021年國防預算額度的分配,因此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是在國安會政策指導下,要求海軍優先將機動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揷隊排入,外界解讀是美方「硬塞」要救波音防衛的軍售案。
據了解,海軍最先與美方溝通時,我方提出採購射程超過200公里的RGM-84Q-4 Block II+ER增程型魚叉飛彈,美方只說會列入考慮,加上建案時程緊迫,因此是以增程型的思維建案;但最後美方告知只能出售射程最多148公里的一般型的魚叉飛彈,海軍也只能依著國安會政策指導,硬著頭皮將該項採購案編列,並未提出太多的反對意見。
對於該案完成預算編列,中科院長張忠誠在立法院答詢說雄二、雄三是非常成熟的彈種,前者是次音速,後者是超音速,美製岸置魚叉與雄二是同等級,雄二速度、射程距離略優魚叉,但因屬拖曳車輛,機動性略遜。中科院會配合國防部政策。
因國防部對外說明是根據模式模擬分析,我方要殲敵50%海上目標,就必須增加其反艦飛彈的數量,但目前中科院生產量能不足,才急需採購機動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據指出,海軍「迅捷專案」規畫5年完成100輛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發射車與100枚魚叉飛彈,原規畫是從2023年開始美方就要陸續交運其他裝備,2024年新彈返台服役。但美方已向海軍告知,因作業與技術等相關問題,要將相關交貨期程延後1到2年,也就是「迅捷專案」的預算執行5年時間要重新修訂,依美方提出的新期程,再重新訂定預算分配時程,但這樣的變化又不符合之前所說的急需採購的目的。
據了解,去年底美方同時也提出增加通訊等裝備而要求加價,此舉已讓時任的國防部長嚴德發相當不爽,認為海軍在全案的規畫與掌握不足,致使全案一變再變,雖海軍持續與美方協調溝通,加上國防部長換人,對於此案新任國防部長邱國正是否有新的指導,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