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印度視角:獨立70年,印度人終於找到認同

塔魯爾(Shashi Tharoor) 2017年08月19日 15:00:00

塔魯爾

• 印度前外長

• 聯合國前助理秘書長

• 現任印度國大黨籍議員

 

1947年8月15日凌晨,時任印度總理的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宣布印度脫離大英帝國成為獨立國家,尼赫魯稱此為「歷史罕見的時刻,從陳舊過渡到嶄新,當一個時代落幕,這個長期受壓迫的國家靈魂終得發聲(a moment that comes but rarely in history, when we pass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when an age ends, and when the soul of a nation, long suppressed, finds utterance)」,從印度獨立伊始,全球注視著這個特殊的治理案例至今。

 

然而,在英國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口中,印度卻成了不可能成功的實驗,他曾淡淡的說「印度就不過是個地理名詞」、「跟赤道一樣,不是國家(It is no more a single country than the Equator)」。

 

邱吉爾對印度的評斷錯了,但就印度境內混雜各類種族、互不相通的語言、橫跨各種氣候、多元的宗教文化,參差不齊的經濟發展來看,目前確實沒有任何國家能與之比擬。

 

多元的印度

 

常常有人半開玩笑的說,「跟印度有關的形容,相反的才是事實(anything you can say about India, the opposite is also true)。」基本上,要指涉印度,就必須使用複數:Indias。因為印度境內的每件事物都具有太多種類,沒有辦法以具共識的標準、固定的刻板印象、或單一方式來接觸印度。

 

即使是印度流傳已久的座右銘:「真理戰勝一切(Satyameva Jayaté )」都可以被解釋成殉道之路,更何況,在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裡,真理可能有13億種解釋。

 

也因為這樣的多元與複雜,英國歷史學家湯普森(E.P. Thompson)認為,印度「在未來世界中,是地位最重要的國家」,還表示「世上所有聚焦的事物已傳遍印度,不論東西方的任何思想,印度人都知之甚詳」。

 

印度這種例外的多元特性,也體現在境內事物的安排上,無論是團體、信仰、品味、意識形態等,無時無刻都在競爭,適者生存。正當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選擇威權統治來促進建設國家及經濟發展時,印度卻走上了多黨制的民主之路。

 

儘管這種民主制度出現了不受控(freewheeling)、喧嘩嘈雜(boisterous)、貪腐,以及欠缺效率,過程中諸多壓力與限制也不間斷,其中更歷經了1975年時任總理甘地(Indira Gandhi,尼赫魯女兒)宣布進入長達22個月的國家緊急狀態,但印度民主仍然走到今日,而且更加茁壯。

 

確實,身處21世紀的印度,仍被瘋狂、混亂、分化甚至「不按牌理(desultory)」影響著,不過,多虧了獨一無二的社會多元性,印度不只是個國家,還是一趟冒險,一趟對所有事物都來者不拒的冒險旅程。

 

印度的國族認同

 

如此一來,印度的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就成了稀有動物(rare animal),她不像許多國家以語言為基礎,印度境內存在著至少23種,最多35種語言。認同也不以地域(geography)為基礎,不以1947年印巴分治(partition)時所劃分的領土為主。

 

印度的國族認同並非建立在種族之上。「印度人(Indian)」並非單指某一民族,相反的,就民族學觀點來看,許多印度人與境外民族擁有的共同點,比同胞更多。

 

舉例來說,印度的旁遮普人(Punjabis)及孟加拉族(Bengalis)在血緣上分別更接近鄰國巴基斯坦與孟加拉人民,反而與境內的普納瓦拉族(Poonawalas)或班加羅爾族(Bangaloreans)的印度人較無血緣關係。

 

最後,印度國族認同也不建立在宗教上。印度境內存在許多宗教,一般人熟知的印度教(Hinduism)不僅缺乏全國性的組織、教堂或神職人員,一致性的膜拜或信仰內容更是付之闕如。

 

所以,印度國族認同是建立在一個理念上,一個源自古老文明的理念,擁有共同的歷史,並由多元民主持續發揚。這個理念也讓這塊土地不強加任何窄化的一致性在人民身上,多元但無損一致,不論是善良的穆斯林、喀拉拉邦人(Keralite)或印度人,都服膺這個共同信念。

 

心理學中的佛洛伊德學派(Freudians)主張,人類彼此的界線就存在於「細微差異的自戀(the narcissism of minor differences)」,但在印度,我們卻慶幸著主要差異的一致性。

 

如果說美國是一個「民族熔爐(a melting pot)」,那麼印度就是一盤什麼都有的「塔里料理(thali)」,各種食物的滋味不同,不一定非得和其他盤中食物混在一起,但是互相搭配,組成一個套餐。

 

這就如著名加拿大學者伊格納蒂夫(Michael Ignatieff)所形容的,「我們不以血緣組成,但以認同建構歸屬(we are a land of belonging, not blood)。」

 

同意你的不同意

 

印度所抱持的理念就是:擁抱眾多民族的土地(one land embracing many peoples),特別是在不同的種姓階級(caste)、膚色、文化、飲食習慣、信念、服飾、風俗圍繞著民主共識下得出,大家只需同意如何表達不同意見(to agree only on the ground rules of how to disagree)即可。就是這個如何處理不同意見的共識,讓印度即使面臨了外界預期會招致分崩離析的重重危機,仍然屹立了70年至今。

 

印度的建國者將夢想寫進了國家憲法,印度人民忠實的傳承這些思想,但如今,這些理念已逐漸被獨斷(intolerance)、好戰的「多數暴力主義(majoritarianism)」所威脅,在紀念獨立70周年的今日,印度人仍須繼續投身維護一個包容、多元、民主以及公義的印度,就如同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當初奮不顧身誓言解放印度那般。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India, A Land of Belonging》,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相繼慶祝獨立70周年 印巴歌手混唱兩國國歌頌和平

●《大家論壇》印度視角:中國是隻紙老虎

● 中印邊境對峙 外交仍是解決紛爭最好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