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中國視角:香港帶領珠三角成中國的南方支柱

沈聯濤肖耿 2017年09月14日 07:00:00

沈聯濤

馬來西亞華裔經濟學者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顧問

曾入選時代雜誌百大人物2013

 

肖耿

●1963年出生

曾任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小組成員

曾任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1997-2000

 

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中國20周年。在此之前,香港被英國殖民統治了一個多世紀。此時此刻,中國領導人正著力推進香港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中的獨特作用。

 

兩個月前,李克強總理表示中國準備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合作(香港分析師過去稱這個區域為珠三角)以增強其作為可持續發展一個重要動力的角色。該地區包括九個廣東省重要城市(包括廣州、佛山和深圳)以及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去年,這個珠三角大灣區人口為6800萬人,GDP為1.3兆美元。

 

珠三角大灣區是中國沿海成長集群的南方支柱。中部有包括上海在內的長江三角經濟帶,人口1.3億,GDP為2兆美元。北方有覆蓋十個重要城市的京津冀渤海走廊,人口1億,GDP為1.3兆美元。這三大沿海城市集群加起來占中國人口的21%,貢獻了近40%的GDP。

 

珠三角大灣區是三大城市集群中人口最少但人均收入最高的,構成了中國與全球供應鏈之間的重要一環。因為自由貿易、低稅率和香港和澳門兩大高度全球化的城市而獲得巨大的優勢,後兩者都是中國「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珠三角大灣區的另一大主要資產是深圳,它是一個充滿創新精神的「經濟特區」,以活躍資本市場和民間經濟成為中國創新創業及融入全球供應鏈的試驗田。

 

不同法律與制度並存

 

珠三角大灣區有今天的競爭力不是偶然。鄧小平將這裡劃為公共政策試驗田,允許不同的法律和制度安排並存,讓中國學習如何靠近全球化。這套系統顯然是成功的,但也受到一個基本矛盾的制約,這個矛盾與羅奈爾得·科斯(Ronald Coase)的交易成本概念有關。

 

拜中國的地理、人口和經濟規模所賜,「改革開放」和技術進步很自然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改善了市場的資源配置力。這一過程通常會促進專業化,推動各地區經濟專注於自身競爭比較優勢,以實現交易成本下降後帶來的收益最大化。

 

這一專業化在珠三角大灣區清晰可見。香港正在成為國際金融和服務樞紐,澳門自我定位為全球博彩和娛樂中心。與此同時,深圳專注技術創新;廣州是國際國內貿易樞紐;佛山和東莞是重要製造業基地。每個城市的經濟結構似乎都不平衡,但整個大灣區城市集群的產業結構卻達到很好的平衡,整體具備高度競爭力。

 

未來20年3億人走向城鎮

 

但是,矛盾就在這裡,較低的交易成本導致巨大交易量有可能會提高金融、社會和安全風險,而這又會增加系統性波動和地區間、產業間「風險傳染」。要降低這些風險,政府和監管當局將被迫出手干預,常常對市場採取限制措施,即人為提高交易成本。中國領導人在嘗試利用不同制度的優勢建立一個更開放、更現代、成長更快的現代經濟體系時不得不面對這個交易成本既降又升的矛盾 。

 

中國決策者顯然認識到城市集群在推動經濟發展、緩解高速城市化的壓力方面的價值。中國城鎮人口占比在2011年首度超過50%,在未來20年,還將有3億人走出農村,生活在城鎮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聚落將成為創新創業的關鍵,特別是服務業,同時也是遏止資源浪費、避免進一步環境破壞,和緩解城市因過度擁擠而阻塞的關鍵。

 

目前,中國已經與新加坡和其他大城市合作改進城鎮設計、水管理和環境可持續性,並採取措施釋放共用經濟的潛力。此外,習近平主席在4月宣布建設雄安新區。該新區位於北京以南大約50英里,將讓可持續創新創業企業取代過時的污染行業的政策試驗場。其目標是鼓勵創造可持續發展產業的就業崗位,同時緩解首都的擁擠壓力。

 

香港軟資產是世界等級

 

至於香港,中國領導人視其為寶貴的經濟發展軟體供給泉源之一。這些軟體包括獨立的司法、強力反腐機制、穩定的貨幣和世界級的資本市場。香港高品質及國際導向的教育體系,及其高效成熟的城市管理機制也都是重要的軟資產。

 

香港的軟體是中國構建發展硬體的大手筆的補充。一個例子是「一帶一路」計畫,它包括將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聯繫起來的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目前,包括香港、上海、深圳和倫敦在內的股市債市連通機制正在建立,以支持中國城市集群發展及滿足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帶來的離岸融資需求。

 

 

但要讓香港——更廣義地說,是整個珠三角大灣區實現其潛力,還需要做更多事。目前,香港世界級的服務業因為基礎設施局限,而處於潛在產能發掘不夠狀態。如果能有更好的跨境交通基礎設施和更靈活的醫療、金融和社會服務供給機制,香港退休公民的生活就可以突破香港的城市邊界,而為年輕人騰出空間。

 

許多觀察者過於專注中國的信用擴張,而中國的決策部門卻靜悄悄地推動活躍及高效城市聚落發展。為了保護和持續中國市場化的趨勢,中國決策者有必要努力減小高速城鎮化、專業化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經濟社會系統性風險,目的是避免那些本質上可以讓中國獲益良多的市場化趨勢,由於系統性風險管理不善而威脅經濟繁榮與社會穩定。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Promise of China’s Pearl River Delta​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大家論壇》中國視角:超級大城市是中國未來經濟原力​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