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
• 巴基斯坦前計畫署副署長
在巴基斯坦最近的選舉之後,伊姆蘭漢(Imran Khan)和他的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正在著手組建新政府。一如往常,新政府將遭遇一場經濟危機。
一趟奔赴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籌款之行似乎是無法避免了。
巴基斯坦儼然已經成為了IMF身上的寄生蟲。該國在過去30年中有22年是在十幾個不同的IMF救助計畫中度過的。正如前IMF顧問伊提薩姆(Ehtisham Ahmad)和阿茲札里(Azizali Mohammed)在2012年亞洲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所解釋的那樣,沒有任何美國、IMF或巴基斯坦官員擁有改革巴基斯坦結構性經濟問題的任何動力,因此救助仍將周而復始地延續下去。
不幸的是,沒幾個巴基斯坦人讀過伊提薩姆或阿茲札里的報告,甚至討論過文章的重要性。如果有人讀過,他們會知道IMF處理巴國的手法是失敗的。
數十年來,IMF的援助項目反而一直在侵蝕巴基斯坦的政府治理和國家能力,並為愈演愈烈的腐敗行為創造了條件,最終削弱了巴國的生產力和增長潛力。
一個接一個的IMF專案要求巴基斯坦開繳更多預扣稅(而且從未退還過),附加費以及針對石油和電力等基本商品的稅款,就算這些措施會損害就業和投資增長。
當政府無法實現財政目標時,IMF又和巴基斯坦財政部商議下一季的借貸案,內容通常包括向巴國人民的學費、銀行交易、網路等徵收新稅。
不用說,如果企業甚至連下一季的預算將新增哪些稅收都不知道,也就無法進行計畫和投資,這是經濟學基本原理。
此外,除了扭曲的稅收政策外,IMF還迫使巴基斯坦財政部在缺乏任何實質性改革的情況下進行毫無計畫的開支削減,就算這會對增長造成明顯負面影響。
1990年代執行這類IMF援助案時,巴基斯坦的國家公車服務成為好大喜功政策的犧牲者,導致大量車輛閒置報廢,反而排擠公共服務的資金,包括鐵路、員警、衛生和教育都被削減得一點不剩。
換句話說,巴基斯坦一直是長期性緊縮政策的實驗品。
草率設計的削減開支計畫削弱了經濟增長,逼使政府財政狀況日益惡化,迫使其削減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專案,結果是國家能力受到了嚴重侵蝕。
沒有意外的話,伊姆蘭漢的新政府也會和IMF討論改革方案;但這類討論都只會淪為紙上談兵。
過去10年來,人們一直在討論改革困擾著巴基斯坦的電力短缺問題,但由此造成的損失卻仍繼續增加。管理不善的成本浪費不斷遞增,私人電力生產商和政府持有的債務竟已經超過1萬億盧比(約合82億美元)。
新撥付的IMF資金無疑將引導伊姆蘭漢政府重蹈覆轍。
它依然會堅持人為操縱匯率,同時規避填補國有企業損失漏洞的改革。當IMF還在制訂巴基斯坦2013年至2016年的計畫項目時,我曾經對計畫的副總裁警告,這個專案只會導致匯率高估(overvalue),但她卻不以為然。事實證明是我對了。
一再重蹈覆轍。
在IMF的援助下,巴國政府開始大灑金錢,以高息借貸支撐耗資巨大的項目,結果債務上升,效率奇低。幾年後,再發生另一場危機,再生出另一個IMF援助項目。
這些計畫的短期性導致無法有效改革,並讓那些過時的行業得以續命。與此同時,教育資金不足,能源和水資源短缺日益頻繁和嚴重,經濟失衡狀況惡化,政府的政策制定能力不斷下降。快速實現穩定的宏觀經濟指標成為了唯一任務,就算加速巴國社會和政治的衰退。
正是這種急於達到IMF指定標準的做法導致了錯誤政策。
在沒有適當計畫下,例如議會或內閣審查,部長和專家審核以及國內諮詢,巴國財政部擁有了過多權力,政府治理卻持續下降。這正是前任政府發生的事,利用IMF的計畫來推動一堆只有面子痛失裡子的工程,承擔代價的只有巴基斯坦人民。
合理的宏觀經濟政策不能透過隨意草率的預算來達成,解決經濟失衡的方法應該是刺激實體經濟增長,允許消弭赤字和債務。
正如新書《回顧:巴基斯坦如何能在2050年成為亞洲之虎》內容,經濟成長發展需要良好政府治理、充足國家能力,也只有透過廣泛、深思熟慮的長期性改革才能達到這些要求。
問題在於,IMF是否會認清這一點,還是依然讓巴基斯坦走老路,同時妄圖不切實際的結果。
(原標題為《Pakistan’s IMF Proble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