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台南北門案場今年底完工 永鑫能源湯孟翰:成功關鍵是溝通

邱家琳 2021年02月05日 19:27:00
永鑫能源董事長暨總經理湯孟翰。(邱家琳攝)

永鑫能源董事長暨總經理湯孟翰。(邱家琳攝)

七年級生的湯孟翰,畢業於台大電機系,在太陽能業界工作3年後,看準建造太陽能電廠的商機,決定在2012年創辦永鑫能源,並成功進軍日本市場。直到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能源轉型政策與目標變得明確,他才開始大舉擴編,在台灣招兵買馬,希望擁有各個面向的人才,讓團隊陣容更堅強,能在台灣市場與同業競爭。

 

聊起當年的創業契機,永鑫能源董事長暨總經理湯孟翰笑說,太陽能板在全球已經供過於求,未來會變得更普及,在品質差不多的狀況下,比的是價錢,但最下游的系統建置,需要整合開發、建造、維運等專業,甚至要懂得法律,像如何擬定合約才能降低風險,這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每個建造計畫也都是獨一無二的,讓他感到很有趣。

 

問及創業過程最大的挑戰,湯孟翰坦言,都是在法令的變動。他說,每間公司多少都有受到「七七事變」的影響,但他也能理解農委會為何嚴格限制農地變綠電,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出路,一起往能源轉型的目標前進;既然漁電共生是國家推動的方向,他就試圖解決問題,永鑫能源的專業在建設太陽能電廠,就找到懂得養殖魚蝦的夥伴,將案場長久經營下去。

 

 

漁電共生是未來主力

 

成立8年多來,永鑫能源積極挑戰多元綠能案場,從屋頂型、地面型、水面型到漁電共生,皆有建置經驗,2018年就已經在嘉義仲駿魚塭完成全台首例漁電共生案場,今年底台南北門漁電共生案場可望完工,裝置容量預估可達1.23億瓦(123MW)。湯孟翰表示,漁電共生是公司未來的主力,不只有台南北門案場,也將大規模開發其他區域。

 

台南北門漁電共生案場由永鑫能源與台鹽綠能共同開發,已經通過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確認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但仍遭遇一些阻力。起初,養殖戶擔心光電業者清洗太陽能板會使用化學藥劑、支架會溶出有毒物質,到了合約協商階段,他們就開始擔憂自身的權益受到影響,害怕無法繼續承租土地、失去生計。在積極的溝通與協商下,雙方終於取得了共識。

 

嘉義仲駿魚塭為全台首例漁電共生案場。(永鑫能源提供)

 

 

對此,湯孟翰說明,清洗太陽能板、支架是否會溶出毒素的問題很好回答,養殖戶最擔心的是地主將土地租給光電業者後,光電業者會將他們趕走,但這個顧慮其實是因為不理解。對光電業者來說,漁電共生是否成功,最大的前提是漁獲量要維持7成以上,光電業者反而很怕養殖戶不繼續養,假設漁獲量低於7成,電廠可能會因此被廢掉。

 

「漁電共生成功的關鍵是溝通,漁電共生牽涉的利害關係人較多,不像屋頂型案場與地面型案場,只要工廠老闆與地主同意就好。」湯孟翰感性說道,雖然養殖戶主要由台鹽綠能接洽,但他們與多數開發漁電共生的業者不同,會再次確認地主與養殖戶的認知是否與他們一致,不希望未來動工後,又發生爭議。

 

為了兼顧產量,永鑫能源在設計規劃漁電共生案場前,會先徵詢養殖戶的建議與經驗,例如養殖魚種如何收成與育種、用哪種型態的養殖池比較方便,再找出最適合的案場形式,同時也會利用每年固定的曬池時間進行施工。待案場完工後,他們也會委託相關團隊,監控每一個養殖池的產量能達到7成以上。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