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無人機將削弱潛艦反介入與區域拒止的能力

周越駐 2021年03月07日 07:00:00
美軍在提升無人機反潛偵搜能力的同時,勢必未來也將加入無人機對潛艦的獵殺攻擊能力。(圖片取自美國海軍)

美軍在提升無人機反潛偵搜能力的同時,勢必未來也將加入無人機對潛艦的獵殺攻擊能力。(圖片取自美國海軍)

《國防新聞》(Defense News)2021年1月19日報導,2020年11月美國海軍在加州外海,與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實施首次MQ-9A型「死神無人機」(MQ-9A Reaper)反潛偵搜測試,測試方式為MQ-9A投放10枚主、被動聲標後,將接收的數據即時傳送到亞利桑那州尤馬試驗場(Yuma Proving Ground)的監測站實施分析。

 

本次測試也是以未來增強MQ-9B型「海上衛士」(Sea Guardian)為目標,報導提及未來MQ-9B一次可攜帶40枚A規格主動聲標、或是80枚G規格被動聲標,實施反潛偵測,以下就無人機反潛偵搜測試之意涵進行研析。

 

無人機成為美海軍執行「分散式殺傷」作戰的重要載台

 

美國海軍海上兵力投射以航母打擊群為主,編隊數量龐大,海上動態不易隱藏,易遭受解放軍中、長程導彈及潛艦的攻擊,為了改變此種不利的作戰態勢,美軍提出了「分散式殺傷」(Distributed Lethality)作戰概念,也就是透過編成小型海上機動編隊,形成多面向的水面機動打擊群,使敵軍無法研判掌握主力位置及攻擊目標,並且能夠兵力分散、同時、多指向的進入作戰海域。為了要達成分散在更廣闊的海域作戰,更快速、即時、大範圍的情監偵手段與鏈結則成為關鍵能力之一,無人機與無人艦艇的低成本、高機動及可互聯的特性,在延伸作戰海域的偵搜範圍上則為用兵的首選。

 

美國海軍軍令部部長(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CNO)吉爾迪上將(Michael Gilday)在最新發布的2021年《建軍計畫》(Navigation Plan)中也提到,「無人載台在我們未來的艦隊中佔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整合(水下、水面和空中)無人載台將為指揮官提供了…戰鬥和勝利的更好選擇…將擴大我們的情報、監視和偵察優勢」。由此可見無人載台在未來作戰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美軍試圖削弱解放軍潛艦反介入與區域拒止的能力

 

潛艦一直是解放軍海軍發展的重點,並朝向具遠洋機動能力與配備AIP絕氣系統的趨勢發展,因為其水下隱密及難以發現的特性,在反介入及區域拒止(A2/AD)的能力上築起了一道水下防禦網,也對美軍軍事力量投射的主力—航艦打擊群構成了重要威脅。2020年9月下旬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衝突(以下稱雙亞戰爭)戰事中,各界都觀察到無人機的偵查與攻擊如何在武裝衝突當中發揮其影響力。[4]本次MQ-9A型「死神無人機」的反潛偵搜測試,雖然尚未進入到使用無人機執行反潛獵殺攻擊的階段,不過對解放軍潛艦反介入與區域拒止的能力,發出了壓制的訊號。

 

無人機反潛制壓可對潛艦形成重要嚇阻力量

 

美軍執行反潛偵搜任務,有多種定翼及旋翼式反潛機種可供使用,例如P-8A海神(Poseidon)反潛機或是SH-60海鷹(Seahawk)反潛直升機,投放聲標或是使用磁測儀(Magnetic Anomaly Detector, MAD)實施偵潛,由於因受其飛行高度、音量及機體面積較大影響,潛艦目視發現後可執行深潛迴避,待反潛機遠離後執行攻擊任務。如今使用無人機,機體截面積較小、飛行音量低及投放後保持長時滯空巡弋接收,可傳遞訊號給地面分析站或附近水域作戰艦艇,此一戰術不僅考驗潛艦對無人機的反偵搜力,另一方面,潛艦若未發現空中有無人機投放聲標,將完全不知已身處四周都是聲標的危機中,進而遭水面艦艇或是空中載台執行反潛獵殺程序。無人機執行海上偵潛任務已是現在進行式,依雙亞戰爭及無人機作戰運用脈絡來看,未來無人機將可攜帶攻潛武器,偵獲敵方潛艦後即接受命令實施攻擊,這將會影響潛艦的伏擊戰術並影響其攻擊的企圖。

 

無人機反潛作戰是台灣突破潛艦封鎖的關鍵利器

 

每次的作戰場景中,台灣東部海域及南、北軍港一直是解放軍潛艦作戰部署及封鎖的重點,美軍在提升無人機反潛偵搜能力的同時,勢必未來也將加入無人機對潛艦的獵殺攻擊能力,高性能的有人載台在未來作戰中可能已不再是勝利的唯一保證,無人機作為不對稱作戰的新式載台,其效能逐漸從陸界擴及至海疆;另一方面,美國已同意出售4架MQ-9無人機給我國以協助增進我防衛能力,因此未來美軍無人機反潛作戰運用的動向與發展值得密切注意。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研學官。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關鍵字: 無人機 反潛 潛艦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