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台態度模糊 國民黨就能繼續擾亂人心

顏純鈎 2021年03月27日 00:00:00
馬英九所謂的「首戰即終戰」論,就是建立在美國對台的態度模糊之上。(資料照片/楊約翰攝)

馬英九所謂的「首戰即終戰」論,就是建立在美國對台的態度模糊之上。(資料照片/楊約翰攝)

美中部長級會談剛舉行過,正如我早前在蘋果日報預測,唯一成果是美國以恢復雙方外交聯繫,換取中共在氣候問題上合作。

 

在此之前,拜登主持過「四國安全會談」,頗有實效;布林肯與奧斯丁的日韓之行,也在規劃印太戰略上往前走一大步。美國官方放話態度強硬,不怕破壞會談氣氛,相反的,中共期望恢復中美外交接觸,在會談前相當克制。

 

之前布林肯明言,若中共不滿足美國政府各方面的要求,美中關係將不會得到改善,而美方也沒有後續的接觸安排。兩國外交來往,極少在會談之前公開設定什麼條件,逼迫對方就範,但美國就這樣做了。

 

會談之前,白宫國安會印太协調員坎貝爾甚至公開說,中共須放棄對澳洲的「經濟脅迫」,美方會視中澳關係正常化為美國採取措施改善中美關係的前提條件。

 

中澳關係對美中關係有那麼重要嗎?按理是沒有的,但拜登要說服盟國共同對敵,美國就不能只顧自己,一定要清晰表態,替盟國出頭,換取盟國加入抗中聯盟。不管這種清晰的表態有沒有成效,但態度本身就已經很重要。

 

美國逼中共向澳洲退讓,這是強中共之所難。中共若照辦,根本就是示弱,無法向中國人交代,也無法在國際立足,但不聽美國的,中美關係又不可能恢復舊觀。美國向中共施壓,是對澳洲示好,又是做給其他盟國看,做給美國朝野看。美國的要求不是在會談中私下提出,而是公開宣示,這更讓中共下不了台。

 

美國力挺澳洲,澳洲便要以緊跟美國作回報;美國明確表態日美安全條約涵蓋釣魚島,日本也敢點名直斥中共的戰爭威脅。美韓部長會談後,南韓也只能選擇站在美國一邊。

 

美國在對華關係上,一向採取模糊戰略,對中共國內問題盡量少出聲,在國際關係上也不招惹中共,放任中共在各個國際組織中上下其手。美國一直在等中共改變,等了二三十年才發覺上當了,中共不但沒有改變,而且變本加厲對人民實行專制統治,把獨裁黑手伸向世界各國,甚至伸向美國國內。美國朝野如果至今仍不醒悟,那美國也枉為世界第一強國了。

 

美國繼續對中共實行戰略模糊,中共就容易混水摸魚,更加肆無忌憚,「侵門踏戶」,在西方民主國家分化瓦解,那美國豈不是與自己過不去?

 

美國現在就是所有事情都說明白,美國打算怎麼做,有什麼目標,有什麼計劃,誰是盟友,對付的是誰,什麼事有什麼前提,什麼事要以什麼來交換。美國始終有操弄世界局勢的經驗和信心,美國有求於中共的少,中共有求於美國的多,兩相比較之下,美國更敢於拗手瓜。

 

關於釣魚島,關於對澳洲的經濟脅迫,關於協防南韓,美國的立場都已經清晰或正在清晰起來。美國對協防台灣至今態度未明,但基本立場已經寫在臉上。美國會不會為台灣出兵,這決定中共犯台的野心,也決定台灣抗共的決心。美國態度不明確,中共就有可能誤判美國的決心,因此魯莽作登陸之想;只要美國態度明確,一定協防台灣,中共考慮到軍事後果,反而不敢任性而為。

 

馬英九的「首戰即終戰」論,就是建立在美國對台的態度模糊之上,若美國態度明確,國民黨也沒有理由再擾亂人心。在條件更成熟時,美國對協防台灣的態度也會更加明確。

 

美國與中共,意識形態衝突是根本的,地緣政治的爭奪為其次,國力競爭是基礎。美中對立是根本性和永久性的,終有一日要分勝負。美國對中共立場清晰,有利於西方各國的團結,有利於壓制中共的擴張。

 

(本文授權轉載自作者臉書專頁/原標題:美國對華政策:從模糊走向清晰)

 

※作者1978年赴香港定居。曾任《新晚報》副刊編輯、《文匯報》副刊編輯及天地圖書公司總編輯。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