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雅綺:解讀《經濟學人》-台灣不安全 全世界就危險

江雅綺 2021年05月03日 00:00:00
當外媒說「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時,從過去幾年科技戰的脈絡解讀,台灣在世界的重要性也正在提昇。(圖片取自《經濟學人》5月最封面)

當外媒說「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時,從過去幾年科技戰的脈絡解讀,台灣在世界的重要性也正在提昇。(圖片取自《經濟學人》5月最封面)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封面以「台灣 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為題,無疑引起了各界的關注與討論,不過,許多討論聚焦於台灣目前的國際處境與未來應有的國防策略,卻似乎忽略了該文所謂「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從內文脈絡來說,一方面是指「台灣有面臨戰爭的危險」,二方面更是說「台灣若發生戰爭、對全世界來說非常危險」。

 

《經濟學人》內文提到台灣的護國神山公司,其擁有的先進製造技術與知識,領先競爭對手十年,不論美國或中國,想迎頭趕上都需要花上多年時間。護國神山公司生產84%全世界最先進的晶片,一旦戰爭發生導致它生產停頓,全球的電子通訊相關行業也將被迫喊停。

 

這樣的說法呼應著年初《紐約時報》的分析長文指出「台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也呼應著今年開春車用晶片短缺,讓美國、歐洲和日本業者,紛紛聯合要求該國政府來向台灣求助,拜託台灣增加晶片的供應。各種跡象顯示,台灣在全球爭相發展半導體科技的趨勢中,已成為無法取代的環節。

 

固然,有鑑於美中科技戰裡、美國運用科技優勢封鎖中國取得晶片,其他國家也紛紛開始投入相關科技研發、爭取科技主權,避免依賴他國。例如2020年,歐洲十幾個國家聯合簽署《歐洲發展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行動聯合聲明》(Declaration:A European Initiative on Processors and semiconductor technologies),聲明中指出歐洲未來兩、三年內將投入 1,450 億歐元於半導體產業,以強化歐盟的半導體產業生態系,並強調半導體晶片將決定歐洲的數位與能源轉型。

 

做為科技戰中被封鎖的一方,中國對此更是積極。2020年,中國國務院也發表了《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強調高端晶片設計製造和軟體產業的創新,其後又發布系列優惠政策,鼓勵自產晶片。中國政府亦透過合資、市場換取技術、挖角人才等各種方式,強力推進《中國製造2025》,試圖在2025年達到晶片自給率70%。

 

美國則在今年宣布將投注 2.25兆美元布建基礎設施,其中 500 億美元將用於發展晶片產業。今年4月12日,美國召開半導體高峰會,由白宮團隊邀請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企業高層一同參與,討論全球晶片短缺如何解決。拜登總統更在會後引用國會代表的信件,特別提到中國(共產黨)正雄心勃勃、企圖主導世界半導體供應鏈,因而美國更應積極對應發展。

 

但隨著歐盟、中國、美國如此積極投入、卻尚無法在短時間內取代台灣的核心位置,愈是說明了《紐時》所言:「(台灣)這個小島人口只有2400萬,卻處於全球科技霸權爭奪戰的中心。在影響力方面,它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隨著中美之間冷戰的加劇,這種重要性只會繼續增長。」

 

因此,當外媒說「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筆者認為,從過去幾年科技戰的脈絡解讀,台灣在世界的重要性正在提昇。

 

※作者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