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我見證泛道德化無限上綱的「護礁團體」

黃守忠 2021年11月22日 00:00:00
護藻礁反三接事件凸顯的是環團形象走向極端化,對於台灣未來持續推動環境保護運動恐怕會產生極大的傷害。(資料照片)

護藻礁反三接事件凸顯的是環團形象走向極端化,對於台灣未來持續推動環境保護運動恐怕會產生極大的傷害。(資料照片)

近來桃園藻礁的保育工作因公投案的成立而成為全國焦點,筆者身為當年劃設觀新藻礁保護區時即參與現地調查的研究者,對於護藻礁團體近年來不斷以各種手段拉高抗爭的做法無法理解與認同。當年我們的團隊受桃園縣政府委託,經過詳盡的調查及分析之後,協助政府劃設了以新屋溪河口為核心區域的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當初將四公里長的海岸線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而不是護礁團體鼓吹的自然地景保留區,主要原因是為了顧及當地傳統的漁業活動,包括捕鰻苗與採蚵螺等,以及保留透過分區管理以利後續進行生態復育的彈性。只是這樣的規劃觸怒了主張以「最嚴格手段」來保護藻礁的主事者,也埋下本學會及師長後續不斷被抹黑的導火線,但也見證了護礁團體無限上綱的環保道德性與保護手段獨斷性,顯露其完全無法與他人共同協商以解決問題的心態。

 

當時觀新保護區劃設前的調查測站除了觀新藻礁區之外,還包括污染嚴重的觀音工業區出海口作為對照組,證明了水質污染的確是破壞藻礁生態的主因之一。而所謂的「大潭藻礁」未被納入調查範圍,則是因為當時判斷那個區域屬於受突堤效應影響的人工海岸,連當時的護礁團體也不認為該地有特殊的生態價值。諷刺的是,當政府宣布要重新啟動擱置已久的第三接收站工業區開發案之後,大潭藻礁這個原來不存在的名詞突然出現成為熱門的生態焦點,隨後護礁團體在農委會資助下,投入大批的人力物力,以明顯不成比例的調查強度進行大潭藻礁的生態調查,企圖證明大潭藻礁的生態比其他區域豐富、珍貴,這份具有目的性而非客觀的生態調查報告,果不其然受到各界的檢視與質疑。

 

如果仔細檢視環團主張大潭藻礁為生態熱區的論點,其實可以發現其先射箭再畫靶的矛盾性。舉例來說,整個桃園海岸除了兩座漁港之外,受突堤效應影響最大的就是大潭藻礁,這個由三座突堤包圍的藻礁區如果如護礁團體聲稱的生態狀況最好,豈不代表蓋人工突堤是有利於藻礁生態的,那為何還要反對中油繼續蓋堤來「保護」藻礁? 事實上以中油這幾年的環評調查資料來看,觀新藻礁物種的豐富度與多樣性仍高於大潭藻礁,顯示環團將大潭藻礁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象徵,並無紮實的科學基礎。不過,大潭藻礁也並非全無生態價值,這裡成為柴山多杯孔珊瑚的棲地顯示其具有特殊性,值得加以探究,因此政府將三接工程避開這些區域是正確的決策,而且從現階段已施工超過三分之一、柴山多杯孔珊瑚以及整體大潭生態環境並未受到明顯破壞的現狀來看,環團過去所描述的大潭藻礁將被三接工程「毀滅」、「活埋」等論述皆為誇大之詞,以此不存在的情境來要求遷走三接也完全缺乏正當性。

 

經過這幾年的風風雨雨,過去護礁團體讓桃園藻礁特殊的生態環境與地景成為台灣的環境教材之一,並督促政府劃設保護區相當值得肯定。然而在三接開發案上,他們把藻礁當作反開發的武器,搭配泛道德化的攻擊,無視於政府協調出最佳解決方案的努力,還不斷擷取片面的資訊抹黑不同立場的專家學者,種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行徑,除了嚴重的撕裂台灣海洋與生態學界之外,也造成學界的寒蟬效應。這次護藻礁反三接事件凸顯的是環團形象走向極端化,對於台灣未來持續推動環境保護運動恐怕會產生極大的傷害,冀望愛護環境的朋友深思。

 

※作者為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