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伊朗核⼦協議」有益台灣和中東⽯油國經貿關係

I-wei Jennifer Chang 2021年12月31日 07:00:00
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美國、阿聯酋為台灣主要⽯油進⼝國。(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烏特阿美/湯森路透)

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美國、阿聯酋為台灣主要⽯油進⼝國。(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烏特阿美/湯森路透)

11⽉29⽇伊朗與世界⼤國在維也納重新就通稱「伊朗核⼦協議」的聯合全⾯⾏動⽅案(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 JCPOA)進⾏會商,希望重振協議的效⼒,放鬆對伊朗的制裁,以換取伊朗約束核計畫。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退出協議並重新制裁朗之後,其提議解除對伊朗的部分經濟制裁,換取伊朗限縮核⼦計畫變的搖搖欲墜。⽽台灣與伊朗的經貿關係也因美國與歐盟的制裁下受到影響,台灣減少從伊朗的⽯油進⼝,⽽不得不尋找替代的外國能源。

 

伊朗核議題與台灣之間的關聯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1⽉15⽇時視訊會談,拜登與習近平會⾯,商討伊朗核談判、台灣緊張局勢等議題。⽩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Jake Sullivan)表⽰,聯合國安理會(UNSC)五個常任理事國加上德國,對伊朗核談判團結⼀致,但若美中雙⽅無法在緊張的議題上(如台灣)取得共識,就很難在共同關⼼的議題(例如氣候變化)上合作。

 

在今年維也納會議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五⽉時與伊朗總統羅哈尼通話時表⽰,中⽅⽀持伊⽅在核協議問題上的合理訴求,並將為促進巴勒斯坦問題早⽇公正解決繼續發揮建設性作⽤。與此同時,中國不顧美國制裁,繼續從伊朗進⼝⽯油,並成為伊朗最⼤的貿易夥伴和最⼤的⽯油客⼾。2020年中國平均每⽉從伊朗進⼝240萬桶⽯油,2021年3⽉中國與伊朗宣告建立「全⾯性戰略夥伴關係」,承諾中國⾄少向伊朗投資4000億美元,以換取伊朗25年的⽯油供應,這不僅削弱了國際制裁,更提供伊朗核計劃的資⾦,如果⻄⽅國家要求中國藉此影響伊朗,那中國極有可能會要求⻄⽅對於台灣議題上做出讓步。

 

台伊經濟關係與⽯油貿易

 

⾝為⽯油淨進⼝國,台灣幾乎完全依賴外國原油,⽽由於台灣⼤量進⼝伊朗⽯油,國際制裁曾嚴重影響台灣與伊朗的貿易關係。但如今雙⽅的貿易熱絡,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46億美元,台灣進⼝的伊朗產品主要是⽯油、鋁和鋼鐵,⽽對伊朗的出⼝主要是鋼材以及聚氯⼄烯等。台伊貿易深受到⻄⽅國家對伊朗制裁與解除的影響。

 

事實上台灣與伊朗的⽯油貿易數據只更新到2018年,該數據顯⽰台灣從伊朗進⼝了5,986,000桶⽯油;然⽽從2019年⾄今,就沒有伊朗⽯油進⼝到台灣的數據,這與川普實施制裁的時間點相當吻合。與此同時台灣也從阿拉伯與美國等國進⼝⽯油,2021年1⽉到10⽉,台灣從美國進⼝4657.5萬桶⽯油,⽽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美國、阿聯酋為台灣主要⽯油進⼝國。

 

事實上針對伊朗核計劃的國際制裁,已嚴重阻礙台灣與伊朗的經貿關係,重啟「伊朗核⼦協議」的聯合全⾯⾏動⽅案將會影響台灣與中東⽯油國的經貿關係,重新簽署協議不僅將緩和與伊朗的緊張關係,也會讓⻄⽅⺠主國家更加關注中國在印太地區構成的安全挑戰,⽽台灣也將不再受限於與伊朗的貿易。

 

※本文摘自Global Taiwan Institute全球台灣研究中⼼/作者為全球台灣研究中⼼的研究員,前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的中國專家,研究範圍涵蓋中國在印太地區、中東、非洲的衝突,並曾在華盛頓特區的印度⼤使館與美國國際宗教⾃由委員會擔任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