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立抗中】台灣擬設55億基金投資立陶宛企業 立國鐵路公司拒與中資簽約

賴昀 2022年01月06日 07:40:00
立陶宛因對台友好,與中國的關係陷入緊張。(湯森路透)

立陶宛因對台友好,與中國的關係陷入緊張。(湯森路透)

立陶宛與中國關係仍然緊張,立國總理發言人向《波羅的海通訊社》(BNS)表示,當局5日考量「國家安全利益」,下令國營的「立陶宛鐵路公司」(Lithuanian Railways)不要與一家中資西班牙橋樑建商簽約,立陶宛鐵路公司將「中國聯繫」列為合約風險之一。

 

《路透》報導,西班牙建商「Puentes yCalzadas Infraestructuras」以6250萬歐元(約新台幣19億5000萬元)得標一項立陶宛的橋樑建設工程,立陶宛鐵路公司2021年時表示,已提請政府審查合約,而該建商的「中國聯繫」也被列為合約風險。

 

根據Puentes yCalzadas Infraestructuras公司網站資料「中國路橋集團國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oration)是其母公司。

 

自從2021年立陶宛允許台灣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之後,與中國的關係陷入緊張、立國商品進口遭到中國海關刁難、卡關,《路透》報導,台灣國發會將設立2億美元(約台幣55.1億)的「台灣中東歐投資基金」對立陶宛進行投資,目前規劃以半導體、激光、生技等科技產業為優先項目。

 

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表示,接下來台灣會與立陶宛經濟創新部討論「台灣中東歐投資基金」的具體細節,預計數月後開始運作,主要聚焦在對雙方都有戰略利益的產業。

 

日前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認為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是錯誤,且他並未被諮詢,針對此事,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的發言人庫列緒葉內(Vytautė Šmaižytė-Kuliešienė)回覆,立陶宛政府期待與台灣發展商務、科學、技術與文化關係;立陶宛與台灣共享價值觀及立基於創新的開放社會,立陶宛政府期待雙邊人民有更多接觸。

 

包括美國、歐洲在內的民主國家也紛紛聲援立陶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中國「對我們共同的價值觀、促進全球穩定、繁榮和自由的法律、規則和協議構成了重大挑戰」,並指出對中國欺壓立陶宛感到擔憂。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