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必須有專業專責單位推動語言政策

許慧如 2022年05月20日 07:00:00
台灣本就有多種語言,再加上強勢的華語,以及全球化時代中不可或缺的英語,在規劃語言政策時,必須將所有語言納入,通盤考量。(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本就有多種語言,再加上強勢的華語,以及全球化時代中不可或缺的英語,在規劃語言政策時,必須將所有語言納入,通盤考量。(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日前宣布,將投入五年三百億,推動國家語言整體發展。去年國家語言發展會議上諸多的公民及專業建議,將有機會具體落實。國發會在今年三月也透過新聞稿說明,原「2030雙語國家政策」已更名為「2030雙語政策」,以免造成誤解,回應了各界對雙語國家政策中英語定位的質疑。雖然仍有許多不足,但總算是正面地展現出政府對國家語言和英語「雙軸並行,共同推動」的決心。

 

台灣因長期獨尊華語,在短短幾十年間,多語環境被扭曲為現今的華語單語社會,不但壓抑了本土語言,也阻礙了國民英語能力的發展。此時,政府展現共同推動「國家語言」和「英語」的決心,有重要的意義。

 

但是,「國家語言」和「英語」其實並非對等的兩個語言。「國家語言」這種統稱式的名稱,很容易讓人將這些語言視為一個整體。國家語言發展法所保障的語言至少就有台、客、原、閩東(馬祖)、台灣手語五種(其中原民語也是一個統稱,實際上包含了十六種語言)。也就是說,「國家語言」不是「一種」語言的名稱。因此,要給國家語言的資源,其實是要分給多種種語言。

 

此外,各國家語言的使用人口及保存狀況大不相同,但是現有的制度卻無法讓資源對應到這些差異和需求。客語和原民語已有政府專責單位,也因此有專屬的預算和規劃。沒有專責單位的語言,則主要由教育部和文化部負責。但是,這兩個單位在推動國家語言的相關政策時,依然需將客語和原民語考量納入。簡單來說,「國家語言」得到的資源,要分配給多種語言,且國家語言之間還有因制度不對等所造成的競爭關係。但是「雙語」的經費,就是英語專用。至於華語,更是享有絕對的優勢。

 

語言的規劃單位分散,則是另一個問題。國家語言有行政院成立的國家語言推動會報,雙語政策則由國發會主導。

 

目前這種「國家語言∕華語∕英語」的三分法,其實是延續了國語運動時期留下的架構。台灣在戒嚴時期推行的國語運動,獨尊華語,而其他早就存在於台灣的語言則被統稱為「方言」,且刻意貶低。到了解嚴前後,台灣本土意識興起,「方言」這個說法逐漸轉變為「母語」、「鄉土語」、「本土語」等。2018年底,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又開始出現「國家語言」的說法。但是,無論名稱怎麼演變,都是統稱,且指稱的語言和相對於華語的語言位階,都沒有明顯的改變。

 

語言政策需考量各種語言之間的生態,以及和整個社會的關係,台灣本就有多種語言,再加上強勢的華語,以及全球化時代中不可或缺的英語,在規劃語言政策時,必須將所有語言納入,通盤考量。與其不同語言各自安排專責單位,不如成立一個語言規劃專責單位,統籌挹注的資源,以期不再華語獨霸,我國的語言政策及資源分配也能更為完善。

 

※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