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堂堂正正的中國Miniso何必長期假扮無印良品

盧斯達 2022年08月28日 07:00:00
「日本模式」讓中國零售店名創優品成功獲得許多投資,在中西方都有分店。(維基百科)

「日本模式」讓中國零售店名創優品成功獲得許多投資,在中西方都有分店。(維基百科)

中國零售專門店 Miniso (名創優品)最近表示對該公司一直「假扮」日本設計十分抱歉,自從 2019 年以來已經推行「去日化」,而該公司一直都是中國公司,亦以堂堂正正的中國公司為傲等等。

 

事出突然,不過近日中國其實又有和服 cosplay 女子因為穿和服而被扣上不愛國罪名。中國國內最近在醞釀甚麼,真是耐人尋味。

 

一直以來,對大部份人來說,名創優品多數是「看來就很像無印良品」。該公司當初也裝模作樣介紹該公司有一個日本設計師總理設計事務,有相片有名字。

 

當切可能是為了突出 Miniso 不同其他以廣東為基地的同類零售品牌,要說服消費者:我們逼格高。我們不是山寨,產品是中國製造,但出自日本設計師之手。

 

當然更多人則是恥笑其扭盡六壬要強調「日本淵源」,在香港人看來,當然直接理解它是一間中國公司的。後來 Miniso 越開越多,在中國各地、香港、歐美甚至開回到日本去。以香港來說,無印良品的門市,港九新界就那幾間,但 Miniso 可以開到總有一間在你附近,瘋狂擴張。

 

到了最後,Miniso 可能因為中國最近又有反日浪潮或愛國檢查,只好選擇認錯,為「長期扮日本人」而謝罪。

 

但這非常黑色幽默,Miniso 不是日本公司,賣的也不是日本製造,相信是中國消費者都知道的事。相信 Miniso 高層也知道一般人知道,但還是要出來說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實,粵語形容為除褲放屁。

 

多年來,大概沒有太多人會聽信宣傳,沒人真心以為 Miniso 是日本企業,只是對企業方來說,國之大義,生死存亡的事,要撇清與日本任何關係,以國情論,這一刻已經刻不容援。就算沒人相信 Miniso 是日本公司,現在都要撇清,再撇清,比水更清。

 

自從美國眾議長不顧中國強烈反對登島官式交流,一切都不再一樣。當時中國的飛彈射入日本海上領地,而日本早就表達了台灣有事,日本不會袖手旁觀,台灣島被中國控制,將會切斷日本的海上生命線,是日方的紅線。

 

中日兩國雖然有侵華歷史問題,但現實上一直都比較密切。日本兩三年前甚至因為期待中國國事訪問日本,防疫慢兩拍,為爭取貴賓來臨「製造條件」。

 

中國也是爭取日本的,作為抵消在美國、歐洲遭遇的外交困境,日本很重要,但這一切隨美國飛出一班往台灣的特別飛機,而迅速改變。

 

Miniso 要撇清日本元素(儘管花了很多年維持自己的日本風),中國 cosplayer 穿和服被「愛國羞辱」,「被指煽動民族仇恨」,差點沒浸豬籠。

 

這些看來不相關的事,都顯示中國民眾的反日反西情緒,「國風」(強調中國自己的傳統)才是今期流行。但在高大上的話語之下,人們難道就不追捧舶來品?

 

香港整個 2010 年代經歷了水貨集團的狂歡派對時期。香港入口的奶粉、成藥、日用品,有一段時期都是給水貨集團收購去賣給中國中產甚至有錢人的「特供」,這些都是舶來品,中國人愛死了舶來的奶粉、藥物、名錶金器珠寶,甚至是香港的房地產。這瘋狂需求壓境,曾令香港出現物資短缺恐慌,有本地夫婦買不到奶粉,有示威團體出來抗議,好不混亂,好不折騰。

 

中國民眾的反日反西情緒,「國風」(強調中國自己的傳統)才是今期流行。(美聯社)

 

他們明明愛 Miniso 這種中國式日系,「日本概念」太成功,市場就是反應好(雖然各方都說這是盜竊知識產權),可以讓他們在中西方都有分店,「日本模式」讓他們成功獲得許多投資。然而這一個故事(該公司由日本設計師主理),今天讓路於一直以來歷史課講的另一個故事:日本是中國的兇惡敵人,即愛國主義故事。

 

但現代中國,怎麼離得開現代日本。20 世界初,清王朝最後幾年,晚清很多公費留學生就是去日本。日本打敗俄國之後,更是吸引很多青年去日本留學。連共產主義都是首先從日本傳到中國青年之間。由此起點,日本就與中國分不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國新青年受日本洗禮,知識份子大量引入和製漢語。現代中國人說一句話如果拒絕任何和製漢字,都難以成句。連中國的君主立憲也是學日本。連 Nation State 的想像,大家都是在日本首先接觸到,再回去清帝王土建立「國民」和「國家」。

 

孫文的日本友人、心懷亞洲主義的日本浪人也幫忙助產了辛亥革命。日本入侵中國,為中國帶來巨大災難。不過此災難又旋即被國共再次準備開戰而淡化。毛澤東勝利後見日本人,也感謝皇軍入侵中國,消耗掉蔣介石大半力量。以其言推論,即中共的勝利上台,也有日本人一份功勞在。

 

蔣介石退到台灣,是過去的死敵即日本人派軍事專家 (白團) 來台幫忙抵禦共軍。這些人看中日關係,就十分動態,仇恨和合作可以雙軌並行。

 

由於後來兩邊的國民教育都設定日本為主要仇恨對象,日本在侵略之前,在歷史上又是弔詭地指導著現代中國,這可能是愛國主義者潛意識要逃避的事。他們必須掩埋它。

 

一些大中華或皇漢主義者、教科書,多少都有長期講,日本是中國文化孕育養大,日本文化由中國文化啟發,和服是由吳服演變出來等等,但同時民情需要的時候,和服就是純小日本鬼子的東西,此時又跟中華文化一點關係也沒有。

 

※作者為香港評論者/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