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宏專欄:蔣萬安選舉裡的趙少康兵法

陳嘉宏 2022年11月07日 07:02:00
蔣萬安用力地標籤對手陳時中是「惡勢力」,其實有趙少康戰法的影子。(合成圖片,取自趙少康臉書)

蔣萬安用力地標籤對手陳時中是「惡勢力」,其實有趙少康戰法的影子。(合成圖片,取自趙少康臉書)

蔣萬安競選總部成立的當天,面對著滿場的支持者,他慷慨激昂地問:「是誰的團隊指萬華是破口?」民眾高聲回應:「陳時中」;「是誰沒有辦法買到國際疫苗?還要阻擋慈濟?」民眾說:「陳時中」;「今天是誰拍板3+11讓許多國人染染疫身亡?」民眾再喊:「陳時中」。蔣萬安說:「就是陳時中,每一件事情都是陳時中。今天他還要染指台北、黑箱的勢力籠罩在台北的上空。各位朋友,我們應該全力對抗陳時中,大家說對不對?」民眾高聲呼應:「對」。眼見支持者越來越熱情,蔣萬安也更激動地呼喊:

 

「全力對抗陳時中」

 

「我們要在每一個街頭作戰」

 

「我們要在廟口作戰」

 

「我們要在台北市的每一個角落作戰。」

 

「選票可以讓我們對邪惡的力量進行制裁。我們『絕對絕對絕對』不能惡勢力踏進台北市一步,大家說好不好?」

 

如果沒親眼見到這現場的畫面,很難想像一場民主社會再平凡不過的地方選舉首都之戰裡,蔣萬安與他的支持者竟把它當成一場正義與邪惡的對抗,一場生與死的鬥爭,把問題的關鍵簡化成:「能不能把陳時中趕出台北市」。

 

這樣的場景其實似曾相似。在28年前那場經典的首都市長三角督之戰裡,當時代表新黨出征的趙少康一站上舞台,搭配著與蔣萬安幾乎相仿的表情與手勢,同樣語氣激昂地說道;「台灣就要毀滅了,毀在民進黨的納粹法西斯手裡,毀在李登輝國民黨的慈禧太后義和團手裡。」「今天這場選舉不僅是台北市長的選舉,而是中華民國與台灣共和國的選舉。」「民進黨主張台獨跟暴力,就會給我們帶來毀滅,而陳水扁先生代表的就是台灣共和國。」

 

趙少康曾在當年複數選區的台北縣立委選舉拿下23萬票,是至今絕無僅有的立委得票紀錄,後來反出國民黨,自創新黨,在三足鼎立的狀況下惜敗給陳水扁,被視為藍營的一代戰神。歸納當年的趙氏選舉兵法有兩項特點,一是用力地標籤對手、區隔敵我;二是攻擊,攻擊,再攻擊,激發支持者熱情。很多人疑問原本個性稍嫌溫吞的蔣萬安在投入選舉之後為何變了一個人?不再謙虛有禮,也很少談政策,只鎖定陳時中窮追猛打,其實都可以從這套「趙氏兵法」裡找到脈絡。

 

28年前,趙少康無法在那場首都市長選舉取勝,其實是敗在選戰的「結構」。事實上,這套趙氏兵法成功地召喚當時的藍營支持者,極大化當時反李登輝與民進黨的選票,聲勢驚人;但因為沒有得到國民黨的提名,無法得到「本土藍」的絕對支持,在國民黨提名黃大洲分票下,最後終究功敗成垂。

 

28年後,趙少康出馬襄助蔣萬安,「趙氏兵法」面臨的主客觀環境已經不同:第一、蔣萬安是國民黨正式提名,本土藍(雖然所剩不多)名正言順地歸隊;第二、黃珊珊雖然出身藍營,但從選票結構分析,她一直獲得年輕與中立選民的較多支持,對蔣萬安分票效果不顯著,反而可能造成陳時中的傷害。第三、在「趙氏兵法」的指導下,先是以妖魔化陳時中激發藍營支持者投票熱情,繼而猛攻防疫以激發因防疫而受衝擊者的相對剝奪感,拉高藍營支持者投票意願,終成為過去幾個月以來蔣萬安得以民調領先的主因。

 

在這情況下,陳時中只能一路挨打嗎?那倒也未必:第一、比起28年前,國民黨在首都的基本盤已經大幅縮小,所謂「藍營支持者全數歸隊」的殺傷力已不若以往。第二、台灣的防疫成績舉世稱羨,若能將這場選舉導引成對過去兩年半台灣防疫成績的信任投票,陳時中未必吃虧。第三、藍營經由「對抗陳時中」獲得充分動員;綠營該問自己的是,要拿什麼召喚支持者的危機感,對抗這種「對抗陳時中」的氛圍?

 

在這場首都選戰裡,國民黨早就已經擺開陣勢,打算背水一戰;倒是民進黨支持者幾度且戰且走,迄今仍未悉數歸隊。想想28年前11月26日陳水扁在台北中山足球場那場萬人空巷的感恩之夜,民進黨還能有這樣的選戰熱情與群眾熱度嗎?這才是決定選戰勝負的最後關鍵。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