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繪境》個展港區藝術中心開展

楊文琳 2023年02月18日 22:13:00
黃意會(中)個展於港區藝術中心精彩開展。(楊文琳攝)

黃意會(中)個展於港區藝術中心精彩開展。(楊文琳攝)

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出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個展《繪境》,近60張作品包含3年疫情期間對於世界變遷生命的感悟,18日開展活動由台灣才女三毛作詞的橄欖樹吉他演奏展開,黃意會與三毛因愛好文學相識相惜,1981年還曾搭小飛機共遊蘭嶼,個展中也特別展出蘭嶼為題的畫作。


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表示,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老師與台灣的情誼非常深厚,40多年來經常來到台灣訪友、旅遊與繪畫。第一次在台灣的公部門展覽,就到港區藝術中心,台中市與有榮焉,他代表市長盧秀燕與局長陳佳君,祝福這次的展出效益宏遠。曾能汀指出,意會老師的藝術不限技術和技巧,將西洋美術的印象、抽象派的律動,微妙融入中國傳統山水畫,歡迎大家自即日起至3月19日前,到港區藝術中心欣賞黃意會《繪境》豐沛能量的創作。


特別由新加坡來台灣展出的藝術家黃意會表示,自由是創作的先決條件,自由心開則畫隨心走,處處開花。創作的過程就是不斷的探索,實踐,也是一件尋找美與和諧的過程。因此,自己從自然中汲取繪畫的顏料,在塵世裡浸染生命的色彩。自己要讓顏色說話,讓色彩自由碰撞出自然的美好。也只有身在自然中才能感受自然的氣息。所以穿入花間,與花草同呼吸,踩碎樹影,與日月同行。


策展人華巍藝術新聞總監賴慕芬表示,黃意會從小喜愛藝術繪畫,遵從父母期盼選擇理工組,取得理科南洋大學生物系榮譽學位,並考取公務人員,但無法放棄對於藝術的滿腔熱血,毅然走向藝術創作之路,1983年起從事專業繪畫迄今40年;本次展出為台中市文化局,采泥藝術、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華巍藝術新聞共同主辦,主題接續2022年采泥藝術十周年紀念個展的精神脈絡《繪境》。有位藏家生平第一次收藏的藝術作品,就是兩幅黃意會老師的《花季》。這位藏家曾被醫生宣判癌症末期,十年抗癌第一眼見到《花季》感動得落淚,那是一種幸福。在藏家的心中看到自己在陰霾絕境中慢慢地擠壓、碰撞、融合、灌溉種子、花苞到滿樹繁花的幸福。因此不再買名牌包,將自己心中的一雙幸福,留給孩子們的是母親的故事《花季》中滿樹繁花,滿滿幸福的愛!


為紀念與三毛的友誼,黃意會再次畫了一幅以《蘭嶼》為題的作品。(楊文琳攝)


個展中的其中一幅作品《蘭嶼》,是黃意會紀念30多年前與三毛的一段情誼,當初與三毛等人結識,一起結伴旅遊台灣各地,尤其是蘭嶼的人文與景觀,讓他印象深刻,回到新加坡後將當時的心境繪出第一幅與蘭嶼有關的作品,獲得新加坡美術館典藏。這次30年後再來到台灣,為紀念當時與三毛的友誼,再次畫了一幅以《蘭嶼》為題的作品,在灰白的色彩中透著光亮,小小的拼板舟透著感情,令人動容。展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高276公分的巨幅創作《山河歲月》,是2008年人在上海時正好遇到汶川大地震,在感嘆大自然帶來巨大傷害的痛心,也讚嘆大自然自我恢復的重建力量,因而創作這幅作品期待大家都能走出傷痛。

 

港區藝術中心表示,藝術家黃意會於1954年生新加坡,理科班出身,畫作卻充滿對於生活的熱愛和情感,不拘限常規的框框,以生物學的理性視角觀察分析,透過繪畫、文字、歌頌感性揮灑創作,作品充滿律動音樂感;曾受邀至美國、荷蘭、巴黎、日本、上海、深圳及東南亞各國展出,並獲得美國IBM、花旗銀行、新加坡蘋果電腦、新加坡大華銀行、新加坡航空公司、新加坡發展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等收藏,更新加坡美術館、日本福岡市美術館、台灣台中國立美術館、法國巴黎大皇宮美術館等典藏。


黃意會表示,生活即是一幅畫,雙眼凝視、用心去感受日常生活的點滴,都是創作的養分,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是淺水天堂,有一段日子,常去大海浮潛,海底世界是個寧靜的世界,海底的色彩是夢幻多姿的,看到水紋流動的美麗,看到珊瑚礁綻放的燦爛,這些都躍上畫面,成為繪畫的焦點。本次展出作包含這3年疫情期間的創作,大膽繽紛鮮明的用色,期盼人們重燃生命熱情,疫情早日結束。
 

關鍵字: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