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被擋在豆瓣之外的《人選之人》 我由衷驚嘆

上官亂 2023年05月14日 06:00:00
《人選之人》裡的翁文方(左),就是有良心有腦子,有時候也不得不妥協,妥協後仍然有自己堅持的人。(大慕影藝、公視提供)

《人選之人》裡的翁文方(左),就是有良心有腦子,有時候也不得不妥協,妥協後仍然有自己堅持的人。(大慕影藝、公視提供)

看完了《人選之人——造浪者》,我由衷驚嘆。最近一直在跟台灣影視圈的朋友聊「台劇復興」,有很多疑惑,也有很多希望,但看了這部劇之後,我知道,我們懷抱的希望有了更多強勁的支撐。這不是台灣第一次做選舉題材的劇集,貌似十幾年前還有一部以地方選舉為主題的「哇,陳怡君!」,十幾年過去,同樣題材,台劇的整個敘事功底、故事節奏、問題意識、價值觀提煉以及製作水平,都有了令人驚嘆的進階。

 

好劇會給人帶來希望,什麼樣的希望?不是炮製一個虛妄的烏托邦,告訴你世界可以完美,而是真誠地給你描述最現實的世界,再告訴你,即使跌倒,我們也可以再次出發。在改變世界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成為更好的自己。

 

很喜歡粉專「阿哲的手術室」的一句話:

 

「世界各國在推特和微博上,都在激推《人選之人》,然而,強國人感慨的是,民主選舉離他們越來越遠,台灣人感慨的是,強國政府離我們越來越近。」

 

這部劇強大之處在於,他利用8集的小小體量,講了幾件事:

 

民主,不是不犯錯,而是可以真正地糾錯;

 

選舉,核心不是攻防,而是讓每一個參與者真誠地面對自己,接受檢視,認錯改進再次前行;

 

選民看起來不理性,但民眾都有自己的思考力;

 

就算你是對的,仍然要放軟身段,傲慢才會讓人犯錯;

 

為了選舉,不是不能妥協,而是妥協中有堅持,在堅持中也有折衷。

 

總之還是那句話,真正的英雄主義,是了解了世界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人選之人》其實已小心翼翼去政治敏感化了,儘管如此,這部劇依然被擋在豆瓣(中國影音社群網站)詞條之外。(大慕影藝、公視提供)

 

雖然這部劇以選舉為題材,但是故事主線還是圍繞兩起性別霸凌事件在展開,一件辦公室性騷擾,一件私密照霸凌。從編劇角度來講,以小見大,這是個很常見的操作,比如我特別喜歡的美劇《晨間直播秀》,背景是新聞人的世代更迭和新聞理念的堅持問題,但故事主線依舊是一個「新聞界me too」的故事。這倆部劇對於權勢性騷擾的態度,讓人不免想起中國最近炎上的公共事件——知名文化人史航利用名譽地位對數十位女性的性騷擾事件。

 

對比這三個劇和公共事件,我們會發現,性騷擾不分國度,而且故事背景都發生在新聞界、政治界、文化界,都是非常明顯和典型的權勢性侵和性騷擾。是這種場合特別容易發生性騷擾和性霸凌嗎?不是。到處都有性騷擾和霸凌,只是這三種領域具有強烈的公共性,權勢性侵和騷擾的加害人也普遍是檯面上的公共人物,而被害者大都有一定水平的論述能力,所以,一旦被害人願意面對,便很容易藉由公眾的關注掀起波浪。而更多的工作和生活領域,因為沒有公眾關注度,或者文化更加封閉,性騷擾都只能藏在水面以下。

 

不過,台灣跟對岸又有不同。在中國,哪怕是史航這樣劣跡斑斑、放縱多年的情況,大家也只能借助公眾關注來聲索女性權益,自爆傷口,向公眾攔轎喊冤。而且這幾年因為少子化影響和女性權利意識崛起,很多保守勢力又藉民族主義扣帽子,一旦聲張女性權利,就容易被打為境外勢力。所以,要討論性騷擾必須得小心翼翼。即使能過得了公眾這關,最終也很難走到司法層面。朱軍騷擾弦子案就是極好的證明。

 

性騷擾的實質是什麼?就是霸凌。利用自己的權勢、地位、閱歷,或者哪怕自己沒有權勢、地位,但是仍可以利用不利女性、熱衷污名化女性的社會氛圍等,來滿足私慾,欺淩女性。喜歡霸凌弱者的人,也一定喜歡在權勢面前俯首貼耳,欺軟怕硬是這種人的底色。欺軟怕硬是人性之惡的表現,在糟糕的制度下,這種惡會被進一步放大。侵略者的邏輯從本質上來說也是種極端的霸凌,而且邏輯和性騷擾差不多,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本質就是恃強凌弱,而且藉口和性騷擾者差不多,比如「我們只是特別軍事行動(不太溫柔的調情)」、「烏克蘭本來就屬於我們(我們本來就關係不正當,屬於交往)」。當然,台灣更熟悉的威脅者的藉口還有「你本來就是我的一部分」、「這是對你好,青睞你,想讓你共同富裕,別不識抬舉」。他們為什麼不去向俄羅斯甚至印度要回過去真正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呢?因為對方不是弱者嘛。

 

但是台灣,一旦有性別方面的公共事件,大家自然的訴求都是立法,話語領袖、民間團體、民意代表都會從立法層面,遏止各個領域的性騷擾。台灣早有《性別工作平等法》和《性騷擾防治法》,而且在踐行過程中每有不夠完善的地方,都會被迅速捕捉到並加以改進。

 

當然並不是說編劇可以挑了這樣一個取巧的角度。我非常佩服《人選之人》的編劇團隊,問題意識決定了編劇的高度。他們做了紮實的功課,然後以強烈的問題意識,提出鏗鏘有力的拷問,又以負責到底的探索精神,直面問題找出了本質和根源,然後謙遜地又固執並尋求解決方案。好的故事就需要這種極致的較勁精神。他們非常精準地呈現了每次性騷擾和權勢關係面前,社會上最常見的幾種面向,每一種都不是浮光掠影,而且也沒有給出大團圓的解決結果。性騷擾事件看似解決了,但是依舊挺無奈的,首先這些老人只覺得是時代變了,過去能做的,現在不能做。而沒有幾個人認為這件事本身是錯的。簡直入木三分!而且最後這件事情的解決,也不是真正的尋求了正義渠道,而是藉由更高的權勢者(女性黨主席)來打敗低階的權勢者(藉由資深地位騷擾女性者)。這很無奈,但是很真實。

 

當然也不是沒有不足,雖然這種題材肯定直接放棄了中國市場,但是他依然選了最安全的議題,貪污和性別議題。其實我們都知道當下台灣要選舉,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就算不談國防、兩岸,還有能源問題都可以談。真正的選舉當然沒這麼簡單。所以,這雖然看起來是個很政治的主題,但其實又是小心翼翼地去政治敏感化了的——儘管如此,這部劇依然被擋在豆瓣詞條之外。當然,這種反應本身也是政治的體現。不過,如果回到剛才所說的,性騷擾的本質和武力入侵的本質如出一轍,那麼,這當然也是十足的政治議題。

 

說說我對翁文方一角的看法。

 

我很喜歡這個角色,不是因為她完美,而是因為她真實。片中那個記者和文宣部小白的對話其實很像在說她,如果一個人30歲之前不是左派,就是沒良心,如果30歲以後還是左派,就是沒腦子。而翁文方,就是有良心有腦子,有時候也不得不妥協,妥協後仍然有自己堅持的人。如果一個社會開始普遍放棄理想主義,嘲弄理想主義,質疑理想主義,那這個社會是犬儒而毫無希望的。

 

這讓我想起,這個世界上始終有很多人,認為不會有人為了理想和正義而發聲,只要別人做得好,看起來真誠,獲得肯定,就一定是另有圖謀,精心算計。尤其是他混得不好,他活得不如意,一定是因為別人妨礙了他,一定要找那個理想主義者為他的失敗而負責。現實中這樣的人太多,遠比劇中的情節要殘酷。這種殘酷,就是我們所說的內耗。而台灣,需要的是團結。(本文授權轉載自作者臉書/原標題:性騷擾和武力侵略的本質一樣,都是以「調情」為藉口霸凌弱者——《人選之人》的性別探討即政治表達)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