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遊中國趣》福建的太平天國起義:農曆二月初六柴頭會

岳瑞麒 2017年05月30日 19:07:00

每年農曆二月初六,是武夷山一年一度的重要盛會「柴頭會」,這是武夷山繼春節之後的另一個民間重要節日。

 

這個日子,當地各個村鎮三山五嶺間的百姓都會聚集在城裡,後經過不斷的演化發展成為如今的竹製、木製、鐵製的農業生產用具,種子、耕牛等生產材料和生活用品的繁華市集交易活動。

 

如今的柴頭會亦添加了許多的現代氛圍,如現代產品的逐漸增多,包括光碟機、時尚服飾、小家電、洋玩意等等,主要聚集在武夷山市西門頭、橫街頭以及各大農產品交易市場周圍,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武夷山市將柴頭會列為武夷山市第一批市級生產商貿習俗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增添了武夷山民間傳統習俗文化的傳承及價值性。

 

柴頭會最初是為了城鄉農民在每年的春耕春種前提供一個農業物資交換的平臺,由於傳統農耕用具主要為竹木所制,所以該類商品交易活動被稱為「柴頭會」,溯其源起更能讓讀者對柴頭會能有初步的認識。

 

柴頭會盛況。(取自網路)

 

柴頭會的典故

 

在中國大陸,每一種節日都有其傳說,如果沒有傳說,似乎缺少了一種味道,特別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更需這些傳說襯托,柴頭會也不例外,而它的起源竟然與農民起義有關。

 

據《武夷山志》記載:以城關為中心,每年農曆二月初六,集中竹竿柴棍農具及一切日用品於城防售之,故得名。而《崇安縣誌》亦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年),在洪秀全「太平軍」的影響下,崇安和全國各地一樣,四鄉農民紛紛起來抗捐抗稅,反對奴役壓迫。

 

縣衙官吏見勢頭不妙,便加緊檢查,下令不准農民攜帶兇器鐵器之類的東西進城,只允許挑柴、扛木、攜帶竹、木傢俱等農副產品。這樣一來,更激起了農民的反抗精神,四鄉農民在起義首領陳順光帶領下,於農曆二月初六淩晨,扛上木棍、竹叉和扁擔等進城,一聲令下,沖進縣衙門,官軍抵抗不住,四下逃走。縣官在眾怒面前,下令免除農民的「竹稅」、「明筍稅」、「茶葉稅」等,起義獲得了勝利。人們為紀念這木棍、竹叉和扁擔取得的勝利,決定每年農曆二月初六舉行一次盛會,取名為「柴頭會」。

 

 

還有一說法是:柴頭會起源於明末,至今有400年的歷史。

 

明末年間,當地的土豪劣紳對百姓壓榨日益嚴重,迫使當地嵐穀和吳屯一帶的百姓率先爆發了一場農民進城的反抗運動。大批農民手持扁擔、木棍混入城裡,和土豪劣紳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壓迫鬥爭,最終取得了勝利。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這次的運動,便將這場用扁擔、木棍取得的勝利取名為「柴頭會」。

   

今日的柴頭會

 

春天的武夷山比往時更充滿生命張力,城內幾顆百年老香樟換了新裝,過眼處盡是鵝黃的新葉,樹雖古老,生命依然年輕,就如柴頭會,歷盡百年,魅力不減。每年農曆二月初五,從各鄉以及外地趕來的農民商販等,提前進入位置,先來卡位,為柴頭會熱身。武夷山的幾條大街似乎已經被人群擠得水泄不通,街道兩旁及中間都是排攤的商者,街道自然分出兩條人行走的道,像過年一樣,卻比過年更熱鬧。

 

柴頭會中萬人鑽動。(取自網路)

 

 

柴頭會中販售的木製品。(取自網路)

 

現今的柴頭會因工業時代商品的充斥,衝擊著這個曾經很純的農民交易盛會,還是能買到從鄉下帶來的鄉土物品,比如手工木製品、竹製品等。賣農具是永遠不會缺席的。鋤頭、砍頭、等農家用品,這些已遠離城鎮生活的物品,能喚起對生活的念想與回味。

 

許多自稱是城市人的,其實不出三代也都是來自農村的,鋤頭砍刀曾是他們父輩謀生的工具。今天遇見它們,心中不免生出許多感慨,生活在變遷,勞動生產工具也更加現代化,在山區,原始的工具依然離不開他們的生活。

 

販賣竹製掃帚。(取自網路)

 

 

木桌。(取自網路)

 

 

竹簍。(取自網路)

 

規模福建第一

 

說起柴頭會它帶有典型的山區農耕時代的烙印,它不被稱為趕集(即是做生意的人趕著方圓的幾個集市,出售貨物。),也不稱為趕墟(即是在一些地區或農村,每到指定的日期(各個地方不盡相同)都會有一個很大的集市,到時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會去賣東西或買東西,這種集市叫做「墟」,所以,到這種集市上買賣東西就稱之為趕墟。),而是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名字,雖說此名稱有點俗氣,但卻是非常貼切於實景及氛圍,尤其一年僅有這麼一次,武夷山柴頭會的規模應是堪稱福建第一。

 

柴頭會雖然是武夷山當地的古樸民俗節日,但對於中國大陸90後出生的年輕人似乎已經沒有多大的感觸了,然而卻是70、80後在地出生的朋友兒時滿滿的回憶,如兒時家中必備的用具:桌凳、菜板、樓梯、蒸籠等木製品,竹椅、篩子、菜蓋、籃子等竹製品,如今好像也都少見了,如果想來重溫這些記憶裡的竹木製品,那就不要錯過每年農曆二月六日的柴頭會。

 

木製浴盆。(取自網路)

 

榫卯工藝漸失傳

 

值得我們一提的是,今日的柴頭會可以看見絕大部分的木製品都採用了傳統的榫卯工藝,就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此種榫卯的工藝在90後已經較為少見了,也許再經過若干年後,這項技藝將會從市場消失,變成了博物館裡的擺設。

 

筆者在走訪時曾經與一位做木桶的老師傅閒聊,他說道「木桶蒸出來的飯很香,做三個木桶需要兩天的功夫,可是現在的年輕人都沒人願意學這門技藝了。」彷彿同臺灣的鹿港或其他地方的民俗技藝的景況般,感觸良多。

 

在柴頭會現場多是一些老師傅,當這些師傅老去,手藝卻叫何人傳承下去。多少年後,柴頭會還會像今天這樣的人頭攢動嗎?還會有這麼多的純手工竹木製品嗎?古樸傳統民俗文化遺產還能繼續流傳下去嗎?

 

竹篩與竹簍。(取自網路)

 


 

 

 

《慢遊中國趣》專欄隔周推出,由目前講學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學院的國際關係博士暨專業領隊岳瑞麒執筆,他在當地記錄中國旅遊文化轉型的第一手觀察,供台灣讀者參考與反思。

 

 

關鍵字: 福建 武夷山 岳瑞麒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