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團隊宣稱製造出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並指出在測試時出現了「邁斯納效應」。(截自YT影片)
南韓科學團隊日前發表論文,宣稱已製造出「常溫常壓超導體」,可能成為凝態物理界的重大突破,也能大幅改寫電力以及電子產品的樣貌,美國能源部實驗室科學家則透過論證表示,該結果理論上似乎行得通,但也強調該結果必須獲得進一步驗證,並期待有更多團隊投入。
英國專業科學媒體「Phys.org」報導,南韓的研究團隊日前上傳論文至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所營運的科學論文預印本平台「arXiv」,宣稱已利用黃鉛礦(lanarkite)與磷化鉛(copper phosphide)製造出代號「LK-99」、呈深灰色的「常溫常壓超導體材料」(room-temperature/ambient-pressure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
報導指出,科學家已經花了超過1世紀的時間找尋超導體,該物質能夠實現電力無損傳輸,也可讓電子設備不再有過熱的問題,若該項發現屬實,將一舉改變科學,以及人類生活的樣貌。
南韓團隊這份尚未經同儕審查的論文也指出,LK-99樣品於測試中展現出超導體特有、具備抗磁性的「邁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並提供影片佐證。
對此,任職於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愛爾蘭籍科學家葛里芬(Sinéad Griffin)也在arXiv上傳論文,指出依照南韓團隊論文利用能源部的超級電腦進行運算,發現LK-99臨界溫度的確高於一般導體,因此似乎是理論上可行的結果,但強調該發現仍有待後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