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腸病毒亡 南部10月大男嬰染D68型

上報快訊/藍誼軒 2023年08月29日 15:15:00
今年第一起腸病毒感染併發症死亡案例,為南部10月大男嬰。(取自pixabay)

今年第一起腸病毒感染併發症死亡案例,為南部10月大男嬰。(取自pixabay)

今年首例腸病毒死亡案例!疾病管制署今天(29日)公布南部一10個月大男嬰,突然失去意識、呼吸心跳,當天送醫後,仍不幸離世,檢驗後才知感染腸病毒D68型併發重症致死。

 

今年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症皆為5歲以下幼童,腸病毒急診就醫人數也有明顯上升,疾管署呼籲,學童在開學時需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避免交互感染。

 

疾管署表示,個案為南部一10個月大男嬰,8日突然失去意識,無呼吸心跳,送醫急救仍宣告不治,經檢驗才確認是腸病毒D68型感染併發重症死亡。

 

疾管署說明,包含該死亡個案,今年共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症,其中4例克沙奇A4型居高,另有2例克沙奇A6型、2例腸病毒D68型及1例伊科病毒21型,但皆為5歲以下幼童。實驗室監測結果也以克沙奇A型為主,不過,腸病毒71型、D68也持續活耀於社區中。

 

此外,腸病毒門診人數也有上升趨勢,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日至26日的腸病毒急診就診共1萬2030人,不僅已高於流行閾值的1萬1000人,更比起前一周上升4.6%,增加529人。

 

疾管署公布資料,腸病毒重症致死率約在1.3%至33.3%間,常見症狀如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腸病毒由人類傳播,患者在發病前就具有傳染力,發病一周內傳染力最強,經由腸道釋出病毒長達8到12周。

 

適逢暑期結束、開學在即,家長須特別注意孩子身體狀況。疾管署呼籲,家長及教托育人員應加強宣導良好衛生習慣,如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避免交互感染。除學校外,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庭,也要注意環境通風與清潔、時常消毒玩具與物品,避免手足間互相傳染。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重症前兆多,若發現幼童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麻痺、嘔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無故驚嚇及全身肌肉收縮等症狀,應盡速送至大醫院接受治療。疾管署最後提醒,若幼童確診病毒,就應落實「生病不上課」的原則,若有相關問題也可撥打1922詢問。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