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屏東大火下的企業防災問題

楊豐榮 2023年09月30日 07:00:00
企業防災的目標是提高企業的災害韌性、預測災害、減少損失、做好準備和應變能力等。(資料照片/翻攝畫面)

企業防災的目標是提高企業的災害韌性、預測災害、減少損失、做好準備和應變能力等。(資料照片/翻攝畫面)

9月20日,屏東明揚國際發生了一場嚴重的大火,造成逾百名消防員和員工傷亡。在災難之後,許多人開始針對消防員權益提出不同見解,將其重點放置在消防救災的問題上。



然而,筆者認為我們應將焦點重新放在企業防災上。這部分在內政部消防署災害管理中,已經有企業防災相關資料可以參考。且消防署也提供防災中心服勤人員的培訓,依據內政部在防災中心服勤人員訓練要點執行。



不過,近年來,企業火災案件仍然屢次發生,例如:屏東明揚和4月的彰化聯華食品大火,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但我們卻很少花時間來討論企業防災的問題。



企業防災的目標是提高企業的災害韌性、預測災害、減少損失、做好準備和應變能力等。然而,要實現這些目標,除了法律規定外,企業自身也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而不應該以節省成本或動態違規的方式來處理。



在建築物或工廠竣工後,通常會進行竣工查驗,消防部門會會同審查。然而,許多企業在通過審查後會開始進行二次施工,例如:修改隔間或安裝各式檢查用的設備,檢查後就拆除,這都會導致原有的平面圖與實際情況不符,當發生災難時,消防部門或現場人員就無法獲得正確的信息。


在消安申報上,依據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及申報辦法規定,包括:檢查時間、檢修方式和檢修人員的資格都有法律可依循。但在實作中,業主常常委託消防設備師或消防設備士申報,由於他們是由業主委託,填寫報告時可能會有抓大放小或視而不見的問題 。如有誠實申報,也可能有未確實改善其缺失的狀況發生。



此外,業主的態度也是關鍵,如故意提供虛假報告申報不實,或因為申報數量超過一定限制,需要提高消防設備的規格,而故意少報或不報,以逃避政府的監管,這些微小的疏失,最終都可能釀成大禍。



政府除了應主動監管危險物品的進口數量外,也應在源頭管理相關物料,防止類似憾事再次發生,並對不誠實的業者加強處罰。



一般民眾也應關注自己工作場所或居住區域的消防設備,例如:滅火器的位置是否合適、探測器是否正常運作、逃生通道是否被阻擋、以及電器的使用是否安全等。



在面對意外事件時,公司負責人通常只關心財產損失,人員安全往往被冷眼以待。這樣的風氣應改正,我們應該戒慎恐懼用謹慎的態度看待企業防災議題,才能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作者為室內設計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