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縱容LinBay好油

吳海瑞 2023年10月07日 07:00:00
林裕紘以「農經專家」之姿竟會走到自導自演恐嚇案這一步,某種程度似乎符合病態賭博的特徵。(資料照/圖片擷取自黃國昌直播)

林裕紘以「農經專家」之姿竟會走到自導自演恐嚇案這一步,某種程度似乎符合病態賭博的特徵。(資料照/圖片擷取自黃國昌直播)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得接受「LinBay好油」版主林裕紘在整個事件是「控制方」角色;當LinBay在黃國昌面前頻頻拭淚時,閱聽人的思想、情感就已經跟著他走了!

 

於是,應當理智冷靜面對的台大前校長,不知是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不足,還是感同身受的移情,就盲目地照單全收,並設定了惡的對象,隔天(9月23日)晚以聳動的「雜碎說」聲援。

 

接著25日,曾銘宗率立院黨團成員開記者會,批民進黨政府不敢限期破案。26日,北市、桃園兩位議員大動作在媒體面前,呼籲賴清德要求網軍,別再攻擊LinBay好油;跟著起風者,族繁不及備載。

 

管爺沒有登高一呼,只在臉書上寫幾個字,就有「咨爾多士,為民前鋒」。抹黑產業鏈不需刻意經營,看不見手的意識形態自然會催生。讓人好奇的是,在10月3日之前,管爺是以號召力自豪、欣慰社會還有正義,還是會有那麼一點擔憂,如果事因不是他所想像、事果可能因他而掀起社會更加的動盪?

 

事發後,LinBay 合理化自己:壓力太大、想關閉粉專。但若要關閉,低調幾個字表白就可,何需受訪、聲淚俱下大演一番,臨別又po出民進黨黨證(出國不忘隨身帶,真愛這個黨啊),而在這之前,他從不公開此身分。

 

顯然,LinBay深知藍綠惡鬥的行為模式,如同鯊魚「嗜血」,會有人接著演下去,能轉移多少話題算多少。果然,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寬裕4日受訪時質疑「林裕紘擁有民進黨籍身分,民進黨的粉絲專頁主謀造假恐嚇案,卻要國民黨道歉,豈不是很好笑的邏輯?更該道歉的是民進黨。」綠的支持者當然不會吞下這口氣,新的戰場(話題)又起。LinBay還是站在「控制方」。

 

甚至事發後,他還利用媒體形塑自己是農家清苦子弟出身、為農喉舌的形象。9月27日《中國時報》受訪時他表示,「上了高中後父母轉行從農,暑假時去山上幫忙採收,盤商來一簍高麗菜只願意350元收,但這些高麗菜運到西螺去賣,將近600元。農民要承受生產的各種風險,菜價差的時候血本無歸,好的時候利潤卻大都被盤商拿走了,甚至還被倒帳,上百萬的菜錢收不回來,以前我非常痛恨這些盤商,然後家裡越種越窮,在大四下學期申請到中低收入戶…」。

 

然而,五年多前,2018年2月7日的《商業週刊》,他與「文青別鬼扯」共同撰文《叫菜蟲太沉重!「文青別鬼扯」解析:菜價漲跌背後的祕密》,他說明「一斤高麗菜3元給盤商收,消費者買到的是15元」,其間的價差為何是合理;個案之外,他的神邏輯是「與農民爭利,為何盤商還會一直存在?」是比較站在盤商的立場看問題。

 

LinBay究竟是怎樣的人?

 

他沒有顯赫的學歷,《ETtoday新聞雲》報導,他早年就學期間並不順利,甚至因學業問題遭1/2退學,苦讀後兩年再考上中興大學。他的實戰經驗以慘敗收場,前嘉己人公司董事長黃世裕表示,「林當初履歷專專長是寫生質柴油,對農業根本提不出想法,任總經理2年多(月薪7萬元),業績僅2萬元」。但拜經營臉書、撰寫專欄的堆疊,他變身成為農業專家、農經貿易專家。網路媒體造就了他,LinBay是網路時代的另類意見領袖。除外,他還有一股政治同溫層的支撐力量。

 

LinBay設定的議題、「獵巫」的對象(吳音寧、陳吉仲),身受藍營支持者、特定媒體的認同。2021年3月26日《中時新聞網》轉載他在《愛傳媒》的專欄文章,談到「看到人家在說我怎麼都不批評韓國瑜,所以我一定是藍營同路人講話不可信,我真是三條黑線,人家地方政府如果有做的好,當然是值得鼓勵,事情一定要先看藍綠才有是非嗎?」在韓被罷免的九個月後還如此肯定其施政,韓粉會有多窩心啊!

 

沒有人懷疑LinBay的專業嗎?有!但農業不是主流議題,關心的人本來就少,行家也相對不多,要不要公開露面又是另外一回事。他的專欄文章(2019年12月)《回頭不走路:低弱的品種權保護意識,扯農業發展後腿》,指出「一個品種如果在該國無償使用,就代表是免費的品種,也就是公開的品種,這將喪失這個品種在其他國家品種權的權利。如此一來,將導致台灣選育的任何品種,因為國內的無償使用,而喪失品種權在其他國家的權利..」,因此他認為農友要付費給農委會。

 

前台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以《評論植物品種權要基於事實》為題,指出LinBay認為「我國植物品種權不彰,向來缺少對商業品種的保護,導致民間公司的育種以F1品系為主,而對於陳吉仲主委的宣稱農委會研究單位的新品種將無償提供給國內農友使用,懷疑是選舉放送」,這樣的說法「剛好與事實相反」,鄭重加以反駁。

 

郭教授的文章發表在《觀點種子網(前台大種子研究室網站)》,上去瀏覽的人相信不會多,因此,LinBay似是而非的言論當然繼續在網路流串,並蔓衍到主流媒體。

 

以上各種因素,讓林不斷成長,但會走到這一步(自導自演),有幾點符合病態賭博的特徵,其一,需要不斷加注提升刺激度(吳音寧、陳吉仲之外,也許還有更大目標);其二賭博次數少或不賭時坐立不安,因此需要一路賭下去,何況控制是一種癮;其三,因為賭博行為而說謊。當然,形而下的物質報償就不敢推斷了!

 

※作者為專業經理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