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驟逝 外媒:被習近平邊緣化的開明派弱勢總理

王能斌 2023年10月27日 16:24:00
一度被外界視為將成為中國領導人的李克強,以其務實、開放的改革立場而聞名。(美聯社)

一度被外界視為將成為中國領導人的李克強,以其務實、開放的改革立場而聞名。(美聯社)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27日傳出心臟病突發驟逝,回顧其數十年從政生涯,外媒多將他視為開明的改革派,有助於中共內部體系制度化形成,且一度被看好成為中國領導人,但隨後習近平掌權,使李克強逐漸遭到邊緣化,並且從中國政治舞台淡出。

 

路透以「遭習近平邊緣化」為題,指出李克強屬於經濟學菁英,支持開放經濟以及改革路線,被外界稱為「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雖然一度被視為中國首要的接班人選,但隨著習近平掌權、不斷收緊對權力的控制,李克強的角色被大幅度邊緣化。

 

華爾街日報則以被習近平緣化的總理來形容李克強,指他曾被外界視為中國新一代領導的熱門人選,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師從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且在50歲前就已擔任過兩個省份的黨委書記;2007年時,李克強與時任美國駐中大使雷德(Clark T. Randt Jr.)共進晚宴時,曾坦承「中國經濟數據都是人造數字,非常不可靠」,但在其後的政治生涯中,則未曾公開對習近平領導體系表達想法。

 

報導指出,雖然目前中國社群平台微博,對於李克強驟逝出現懷疑的看法,但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無法立即公布其訃告的情形研判,顯示李克強的逝世出乎中共之意料,且目前中共內部也並未完成對其生涯經歷的審視作業。

 

 


 

 

 

彭博專欄作家任淑莉表示,李克強雖是科班出身的經濟學家,卻沒有機會實現他的抱負,理論上,總理是國務院最高領導,但在習近平刻意架空下,變成光桿總理,2022年春季上海因防疫封城時,李克強曾敦促官員要穩定經濟,不要過度封控,但結果什麼都沒發生,今年3月便悄悄退休。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時,李克強到湖北省武漢醫院視察。(美聯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李克強抱持促進就業、維護經濟穩定的立場,且善於利用其英語溝通能力,在不同場合代表中國與全球各國代表進行交流,在中國與外國緊張關係升高的時刻,被視為是另一種改善其國際關係的途徑。此外,李克強也因專注於解決社會問題,而被中國民眾所懷念,最著名的就是在2020年曾表示,中國仍有6億人口月收入在人民幣千元以下,不啻是中國政府自豪於數百萬民眾成功脫貧的宣傳下,罕見誠實面對問題的少數政治人物。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是引述現居北京的政治評論家齊默曼(James M. Zimmerman)說法指,李克強去世是中共黨內領導層溫和派人士的一大損失,他一度被視為胡錦濤的接班人,並且可能接續胡任內對世界開放的政策走向,且對於新思維抱持高度容忍的態度,但隨著習近平掌權,官媒人民日報也揚棄了「李克強經濟學」,轉而支持習近平的微觀經濟改革,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中國政府不斷加強對政治、經濟的控管,則成為李克強時代的終結。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